《玛丽和马克思》是一部黑白黏土制作的纯手工澳洲动画电影,没有迪士尼绚丽的色彩,没有好莱坞惊心动魄的剧情,却有着满满的美好与温情。影片取材于导演亚当·艾略特本人生活,他有一个交往了20多年的笔友,由此创造出两个古怪笔友朴实无华、简单而真挚的故事。
1976年,8岁的玛丽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女孩,瘪脸蒜鼻,雀斑点点,额头还有块硬币状的丑陋胎记。玛丽母亲是个酒鬼,父亲对她不管不顾,喜欢对街的男孩却不敢表白。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美国纽约,44岁的马克思是一名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焦虑,无法辨识表情且用脸孔表达情绪的中年男。
孤独的玛丽没有朋友,某一天阴差阳错得到马克思的地址,于是心血来潮写了一封信询问美国小孩从哪里来,并附上一根樱桃巧克力棒。两人的故事由此开始。
在信中,他们互相倾诉生活的点滴,一起讨论一些天马行空、答案疯狂的问题。
谈爱情:
Romance and love was a mysterious language he’d given up on, if only it’s how a toaster works or an explanation of chaos theory, if only there was a mathematical equation for love.【浪漫和爱情是一门他早已放弃的高深语言,为什么不是咨询面包机的工作原理,或者宇宙混沌理论,要是爱情像数学一样有方程式就好了】
谈肥胖:
You shouldn’t ever weigh more than your refrigerator, and to never eat anything bigger than your head.【对于肥胖者,你永远不应该比你的电冰箱重,也永远不应该吃比你脑袋大的东西】
谈笑容:
Do not worry about smiling, my mouth hardly ever smiles, but it doesn’t mean I’m not smiling in my brain.【不要为不笑而顾虑,我的嘴总来不笑,但这并不表示我的大脑没有在笑】
马克思还告诉她自己人生目标只是:交一个真正朋友、集齐系列玩偶和坐拥吃不完的巧克力。
两人都极爱吃巧克力,而且喜爱在书信中附赠巧克力。于是奇形怪状的巧克力密集地穿梭在两大洲之间,正如Max和Mary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马克思真诚地为玛丽答疑解惑,告诉她自己的传奇经历。玛丽赋予了马克思情感,给予了他哭不出的眼泪,为马克思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头顶橙色绒球是画面最温暖的色调。
年复一年,玛丽成长,马克思老去。
二人的笔友关系从1976年维持到1994年,尽管中间有过摩擦与不悦,却也一直收割着爱与温暖。这份遥远的友谊经由时间的洗礼,显得越发珍贵。
影片结尾玛丽终于跨越大半个世界来到马克思的住所。狭小的房间充满了她的痕迹,而他却已然离世。马克思手边放着玛丽最爱喝的甜炼乳罐头,万分平静安详地,双眼望天,天花板上贴满了所有珍藏的玛丽信件,而他的嘴边,挂上了曾经怎么也学不会的微笑。
影片呈现形式是“吃力不讨好”的黏土动画,也许恰恰是用这种“笨拙”的原始方式来讲述“笨拙”人生,才更为细腻动人。尽管整部电影有着暗黑诡异的卡通形象,略显荒诞的对白,却让人感到满满的治愈与无言的感动。
在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同时患上了孤独自闭症和独处焦虑症。一方面深知孤独不过是生活的常态,另一方面又隐隐渴望有那么一个人,知你冷暖,念你悲欢,即使你什么都不说,对方依然懂。
Mary和Max这两个不幸的孤独者却幸运地找到了对方。
两个相似又不同的孤独者在人生路上交集,彼此成为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唯一,就像是另一个自己。Mary是Max帽上的小绒花,Max是Mary心上点不掉的硬币胎记。
马克思说:When I was young, I want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年轻的时候,我想成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最后的最后,他们终究学会了接受自己。
人无完人,也许生活并不完美,但也没有第二个人能活出我的样子。
So please remember:
Love youself first.
但愿你也喜欢
这个絮絮叨叨的故事
这部不像治愈系的治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