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科学,是致用之学,它应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研究社会经济学必须确定其研究方法和规则。学习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即是学习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为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一 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客观经济现实的描述和分析,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是什么”的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使经济理论可用事实来验证,具有客观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实证化是使其科学化的唯一途径。实证分析法的弊端是忽略价值判断,不考虑结果是否可取。
1 实证分析法中的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又一常用的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把研究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可变因素的变动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称为边际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家普遍非常重视“边际分析方法”,把边际分析法的发现和应用看成是一场“边际革命”。自19 世纪70 年代“边际革命”兴起后,边际概念和边际分析法立刻广泛传播,并构成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上,“边际”就是一阶导数,边际分析实质上就是将微分学引进了经济学,它导致了西方经济学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史称“边际革命”。
边际分析具体就是利用边际数量来分析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所谓边际数量,是指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因变量的增量。边际分析法是微分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如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等,是最常用的一种经济学分析工具。
2 实证分析法中的经济模型分析
经济模型是经济理论的数学或图像表现。经济模型分析法是指运用函数或几何图形来描述和分析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及变动规律的方法。经济学中运用大量的经济模型,如生产可能性曲线、需求曲线、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直观而深刻地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
二 规范分析法
规范分析方法是从某种价值判断标准出发,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及“怎样做”才能符合给定标准的方法。
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某一经济事物好或坏的判断。规范分析方法考虑结果的可取性,但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因价值观的差异而不同,具有主观性,且无从验证。
2 规范经济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是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应当如何”的逻辑结构。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各有利弊,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常常结合使用。
实证分析方法是规范分析方法的基础,规范分析方法是实证分析方法的前提。一方面,人们要运用实证方法对经济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得出其特点和规律,以及预测其未来趋势;另一方面,又必须运用规范方法,即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经济活动的目标和政策作出选择。一般而言,目标层次越低的经济问题,其研究的实证性越强;目标层次越高的决策问题,其研究的规范性越强。
实证分析法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法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在经济学中运用较多的是实证分析法。
经济学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现实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