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的党政媒体集体点赞。紧凑的剧情铺陈、贴近历史的细节呈现,以及全新人设所传递出的精神价值受到主流媒体高度认可。多次占据爱奇艺、百度搜索各大榜单TOP1。
从主体色调、画面质感,场景布置、道具细节,服装配饰、发饰妆容,人物设置、剧情铺陈各方面来看,都算是达到了清宫剧的一个高度,尤其是剧中很大程度的还原了历史,又传承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不得不说是一部很有情怀的电视剧。至于其他各种的细节诟病,也只能见仁见智了,毕竟一个完全无槽点的古装剧是很难呈现的。
01
采用性冷淡的“莫兰迪”主色调,是清宫剧的一股清流。色彩饱和度变低,跃然纸上的就是满屏的高级感,紫禁城庄重古朴的气氛被烘托的恰如其分,每个片段一定格就是一副极美的画。尤其是片头部分,吟唱版的主题曲加上别出心裁的画面,非常有代入感。
02
“以史为原型”,从服装、妆容、场景、画面到剧情等很大程度的还原了历史,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还融入昆曲、刺绣、满族文化等,将清朝的历史文化展现的恰到好处。
场景布置、房间内饰、道具陈放极为考究,小到养心殿皇帝办公桌奏折和印章的摆放,大到寿典、吉庆节日的重要场合,是剧组参考大量古典著作复原而来,与以往粗制滥造的宫廷剧截然不同,也足见制作的用心和对历史、观众的负责。
一耳三钳、点绛唇、柳叶眉,从服饰、发饰到妆容的设计也都是参考大量典籍史料得来。尤其是富察皇后的头饰——绒花。史料记载,孝贤纯皇后虽然姿容窈窕却不喜艳丽头饰,经常以通草绒花作为饰物,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后宫的佳人为了赢得欢心,也纷纷效仿普遍以绒花冠之。为了还原史实,于妈找来了“南京最后的绒花匠人”——赵树宪,参照故宫博物院馆藏实物,纯手工打造了这一株株绒花。
剧中大量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技艺,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服饰上的首推秀、磐金秀、打籽秀、钉珠秀等极其复杂又华美的刺绣,是中国一代匠人们的心血和结晶。嫔妃们用的最多的缂丝团扇则制作更为复杂,从形状到扇面、扇柄的材质全都极为考究,每一件成品都是精美绝伦和独一无二的。
于妈在采访时说: “我希望有一部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戏,让观众能真的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伟大和美学,更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
03
女主人设讨喜,女版梅长苏的人设,一反白莲花套路和傻白甜模式,从头开始就睚眦必报,智商手段全程在线,全线开挂怼天怼地怼坏人,甚至皇上也逃不过她的恶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十倍奉还。一路升级打怪,从一介宫女位步步高升到皇贵妃,襄助乾隆盛世,生了一个嘉庆皇帝,死后追封皇后。
原本电视剧常用的前半段憋屈、后半段解气的复仇形态,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心态。上场就开智力挂,狠毒挂。巧言令色,见得了血,装的了傻,勾得了引,说话套路更是信手捏来。如此美貌、智慧与个性兼具的女纸,又怎能不得到男主、男配甚至男三号、男四号们的欣赏和爱慕呢?
其实女主最具光环也最能引人共鸣的不是其一直在线的智商和谋算,而是她被发配辛者库、打扫圆明园时依然不屈不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坚韧和倔强。当的了贵妃,也涮的了恭桶,任何时境下,都能勇敢面对困难,逆境中求生存,而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哭天抹泪的乞求皇上的怜悯,无视自己的尊严也要求取富贵荣华的日子。宫女害她她不哭,贵妃打她她不哭,她哭的是她最在乎的皇后娘娘看都不看她一眼。在那个冷漠无情的紫禁城,她最在乎的却是情,对姐姐的亲情、对皇后的恩情、对明玉的友情、对傅恒的爱情,哪怕大雪中跪叩六宫也不愿承认对傅恒无情。这或许才是她宠冠六宫、一路开挂的终极原因吧!
04
男配萌态十足,众多男配中,有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皇帝的贴身太监李玉公公,是其与万岁爷的蜜汁配合承担了剧中的所有笑点。萌萌的体态,善良的内心,整天一副被万岁爷欺负的委屈万分却又不敢表露半分的憋屈模样,时刻提溜着脑袋小心翼翼的伺候着阴晴不定、随时爆发的万岁爷,还得时不时的撅起屁股来让万岁爷一踹解气,这才是对皇帝赤果果的真爱啊。虽然也是巧言令色,精明至极,但是其低调却精湛的演技绝对堪称众男配中的典范。
05
渺小的个人,壮阔的宫城。这是一个最能挖掘漆黑长夜的地方——最好看的是如何顺应秩序、利用规则,在高压之下悬着一条摇摇欲坠的性命,和所有的深不可测较量,从黑洞里挤出一条前路,找三分颤巍巍的立足之地。
剧只是剧,生活依然是生活。人们看剧,喜欢一部剧,只是从中找到契合自己内心,而在现实中却无法实现的愿望罢了。一部剧的良心与口碑恰恰是在其是否用心去了解并迎合受众的心理,就收视率和好评度来说,它已经很成功了,更深层的价值和意义还要靠睿智犀利的观众们继续追随,继续挖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