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个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纳瓦尔宝典中说:“把自己产品化,就能不断地积累财富。”
用专长、责任感和杠杆效应武装自己。
当一个人不断地读书,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在无形中就会获得很多东西。
而赚钱是个结果,就像树一样自然花开自然结果。
自媒体做了4个月读书博主,由于我不停地写,不停地写,终于也实现了纸质书的自由,变现了四位数。
当初刚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就是因为想看书,希望不用花太多的钱去买书。
而现在,我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去找出版社挑选自己喜欢,想看的书。
这个月收到了出版社寄的8本书,分享给大家!
01
《心理学改变思维》
作者:[美] 斯科特.O.利林菲尔德 等
心理学类的书一直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看的类型,也正是因为这类书,让我自己发生了很多的改变。
我不再讨厌自己,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情绪也更加的稳定,不会再无缘无故就让自己陷入内耗的状态。
《心理学改变思维》从日常生活心理学出发,提出科学思维的六种关键原则并贯穿全书。
对于诸多心理学现象和观点,“澄清事实”呈现有趣的、令人惊奇的事实,“识别假象”提出虚假的、毫无根据的,却被大众普遍认同的观点。
本书通过分析谬误,引出科学结论,提出极具操作性的方法,帮助读者建立能够去伪存真的科学思维,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是一本心理学知识普及的大众书,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其内容重点在于心理学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
02
《福格行为模型》
作者:[美] B.J.福格
B. J. 福格(B J Fogg)博士是斯坦福大学行为设计实验室的创始人。他从2009年开始研究习惯养成策略,2011年开始教授他人如何养成微习惯(Tiny Habit)的方法,通过行为设计帮助过许多人。
在这本书中,福格博士亲自拆解了他提出的福格行为模型,揭示了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3个关键要素,解析了每一个要素在驱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激发每一个要素以更好地推动行为改变的有效方法。
可操作性很强的个人管理解决方案,把所有行为拆解成三部分解读:
动机(motivation)x能力(ability)x提示(prompt)
当动机、能力和提示同时出现的时候,行为就会发生。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
此外,福格博士还给出了让福格行为模型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两个方法,通过设计情绪来设计行为,通过打造高频率小成功让小改变自然生长。
书中给出了福格行为设计工具箱,包含15种人生情景与挑战、300个微习惯配方、100种庆祝方式,手把手地教你减重、减压、改善睡眠质量、摆脱坏习惯、提升效率。
03
《影响力》
作者:[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
罗伯特·西奥迪尼,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名誉退休教授,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顶尖学者。
他的研究聚焦于说服、依从和社会影响等领域,对心理学和商业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响力》一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自出版以来,已成为全球畅销书,被广泛应用于营销、销售、管理等多个领域。
书中讲述了6个大部分人都存在的惯性心理,以及通过举例来说明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是如何利用这些惯性心理来影响甚至操控我们的。
核心内容包括:互惠原则、承诺与一致原则、社会认同原则、喜好原则、权威原则、稀缺原则。
书的逻辑架构清晰,读起来简单易懂,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被作者所设计的大量的精妙实验所折服,也会震惊人们竟然如此轻易就可以被影响。
说服并非简单的技巧或手段,而是基于对人类心理深刻理解的智慧。书中的原则不仅帮助我提升了在职场中的说服力,更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从容。
04
《饥饿的盛世》
作者:张宏杰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多读历史?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回答:“无论历史看上去离你有多么遥远,但历史上的人与你头顶的是同一片天空,脚踏的是同一片土地。”
读历史不仅能开拓眼界、丰富灵魂,更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饥饿的盛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歌功颂德之作,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到残酷的方式,剖析了乾隆时代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面纱。
乾隆的统治占据了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将康乾盛世推向巅峰。除了康熙、雍正为其打下的良好基础外,自制力强、勤政、处理问题果断迅速、善于吸收历代统治得失、感情生活比较专一、健康长寿等才是乾隆能够成功缔造盛世的重要因素。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
然而,乾隆身后却是盛世的崩塌和一个逐渐衰败的大清王朝。乾隆晚年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爆发;他死后不到半个世纪,鸦片战争爆发。
乾隆是成功的,其成就足以让他跻身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列;乾隆也是失败的,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让他的统治显得没有任何新意。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可以看到,乾隆时期中西历史发展正经历另一种“大分流”。
张宏杰老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既繁华又腐朽、既强大又虚弱的大清帝国。
在这个“盛世”之下,隐藏着的是民众的饥饿与苦难,是官员的腐败与贪婪,是帝国的自我膨胀与自欺欺人。
05
《知行合一王阳明》
作者:度阴山
“欲成大事者,必读王阳明。”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影响深远,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精神导师”。
他教导我们,要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练心性,这样我们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书中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一个叛逆少年成长为心学大师的历程,以及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卓越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王阳明形象。
度阴山在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王阳明的生平事迹,还深入剖析了他的思想体系,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行合一”这一核心理念。
以21天日课形式,将王阳明的心学精髓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心学日课”。
每一小节的模式,都是原文,讲解,和作者度阴山的想法,原文也是结合了《传习录》、《大学问》等,讲透如何修心、立志、致良知、知行合一。
这种设计不仅避免了传统学术著作的枯燥与晦涩,更使得王阳明的思想变得触手可及,易于理解和实践。
06
《陪你的情绪坐一坐》
作者:许新颜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理解与情感自愈的书,没有高高在上空泛地教导读者应该如何如何,而是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平等的交流与分享。
很多时候,生活压力太大的我们,情绪无处释放,就像炸药桶放在我们的心中,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点燃爆炸。
很多人不能识别自己的情绪,不能和自己的情绪保持距离,不能深挖自己某种情绪被触发的源头,几乎是无意识的被情绪操控着把生活越过越糟糕,或者重复着原生家庭的伤害。
学会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变得尤为重要。情绪是我们内心真实感受的反映,它们需要被理解、接纳和释放。
《陪你的情绪坐一坐》可以帮我们了解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告诉我们要去面对、理解、体会、感受情绪,与情绪友好相处。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善待情绪就是善待你自己。”
07
《长期思维:不被定义的人生》
作者:[英] 凯丝·毕晓普
“卷不动又躺不平”的人生如何破局?
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都陷入了这样的魔咒中。
想卷,卷不动。躺下,又躺不平。然后人生就被反复的拉扯。
我们常常被短期的目标和期望所束缚,忘记了人生的广阔与深远。
很喜欢这个主题,所以就入了这本书。
08
《恰到好处的孤独》
作者:[日] 镰田实
季羡林老先生说:“孤独似乎是命运的底色,无论身处喧嚣的人群中,抑或是蜗居乡野山底的自然中,各人有各人的孤独。”
如果我们无法理解真正的孤独是什么,那就只会在欢腾的人群里依然寂寞,在婚姻的生活中依然凄惶,在满屏的喧嚣中,依然感受到清冷。
人们之所以害怕孤独,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模糊的恐惧感,害怕自己可能会被孤立在群体之外。
这是一本关于孤独的小书,我们越往前走,就越感孤独。
我们一生都在面对或浓或淡的孤独,也始终一个人熬过所有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