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荷兰画家,1632—1675年)
荷兰市民艺术的题材十分广泛,而以小资产者家庭和市井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家中,最为杰出的是约翰内斯·维米尔。他生活在17世纪后半期。这时的荷兰社会安定而又富足,在维尔米尔的作品中反映出满足于自己生活小圈子的、自得其乐、舒适安宁的荷兰市民的审美趣味。不论是厨娘、女仆、画家、模特儿,都有一幅悠然自得十分满足的神态。维米尔于1632年10月31日生于荷兰的德尔福特,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故乡,同外界极少接触。维米尔的美术知识全靠自学。他绘画的题材十分狭窄,几乎只限于自己身边。他善于静静地观察身边的人物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把平凡单调的家务事表现得富有哲理诗一般的韵味。
1653年4月,他与一个富裕家庭少女卡德琳娜·布鲁奈斯结婚。同年l 2月加入当地画家公会,并两度当选为画家公会的主席。他刻画纺织品的精湛技巧使许多画家叹为观止,一些伪造名画的高手也无法把维尔米尔成熟期的作品临摹出来。他是一位研究光线和色彩的大师,是一位平凡而又神奇的色彩魔术师。
他一生贫困,但他的大部分作品是描绘舒适、安闲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的,表现周围熟悉的妇女,喜欢将通常的家务劳动诗意化。作品不以情节引人入胜,而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维米尔描绘的室内生活场景极其单纯,一两个人物(往往是年轻妇女)静静呆在整洁的室内,光线从侧面的窗子透射进来,将人物笼罩在均匀弥漫的透明空气氛围中。平凡的现实,仿佛得到净化和升华,一切都显得不同凡响,静态的构图、简括的造型、明晰的空间、优美的色调、匀净的光线,组成一个和谐静谧的世界,从中散发出一种超然的、古希腊艺术般的清新气息。与大多数风俗画家不同,维米尔并不着力描绘情节和讲述故事,他更关注形式,借助它来创造一种诗的境界。他的画笔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画面一经点染,就焕发出独特的动人光彩,普通的生活变成了形与色的美妙组合。同伦勃朗一样,维米尔也是用光的大师,但他并不追求戏剧的效果,而是要用光创造出一个结构明确,条理清晰的天地。他把一些鲜艳娇嫩的亮色编织在这个天地中,从而给它添加了几分妖媚的风约。
他常常以清新、明亮的色彩赋予画面安适、静谧的气氛,特别喜爱运用蓝色与柠檬黄两种色彩,组成十分和谐的色调。除了光线与色彩之外,维米尔的造型也颇有独到之处,似可用“简洁洗练、朴实凝重”八个字加以概括。他注重用大色块描绘近似于几何形的大形体,而不屑于在细枝末节上作纤毫毕露的刻画。由于他的写实功力极深,他的作品非但不失之于简陋单调,反而给人以深成大气的印象。
最能体现维米尔绘画风格的是著名的《倒牛奶的女人》(亦称《倒牛奶的女仆/厨娘》,1668年),在这幅作品中,闪现着朴实的人性光辉的美。这幅洋溢着勤劳、朴实的人性美的作品中,充分显示着维米尔的绘画天赋。这里展示着一个非常朴素的生活片断,从服装的装束来看,是一位小镇上的普通农家妇女,也是一个朴素平凡的家。在维米尔笔下的这位普通的妇女,没有娇饰做秀,自然而平凡,率真亲和,从她那神情怡然、稳重端庄、朴实无华的形象中,闪亮出一种质朴的勤劳安详、善良的人格魅力和平凡的美丽。以窗户为光源,着意避开阳光直接照射那一刻,选取天光进入厨房内,让阳光慢慢地浸润着厨房里的每件物品,清晰而又迷蒙。这种精心的选择,显示了维米尔在表现光感方面的卓越技巧。这也感应了著名的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美好的,艺术将永远真诚地表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