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 涛
为什么有的人,看他的书法作品很好,可到临场书写时就不怎么好了?这与个人需要的书写环境和氛围有关。书法作品很好,但若有人围观会写不好,这也很正常。
蔡邕说过,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
所谓书法,在古人眼里是很有仪式感的,并不是随意拿起笔就写的。书法同时又是私密的,并不是要在大庭广众面前表演的。而且,古人写字多为小字,即使有人欣赏,也是好友之间于密室案头展玩。当然,这是一般情况。
当你在封闭的环境中创作习惯了,忽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写字,这就需要很强的自控能力和素质。早些年参加一些书法笔会,周围很多人围观,自己有时连毛笔几乎都拿不稳,写起字来手抖得无法控制……这种情况下当然就写不好字。近年来,自己参加临场书写的实践活动多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即便如此,总觉得还是没有自己在书房书桌前写得好,现场书写总觉得有很多的遗憾,但碍于情面自己又不好说出来,毕竟周围有好多人看着呢……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越是在热闹的场合写得越好的人也大有人在。古时候的张旭醉后题壁,杜甫就曾给我们记录过当时的情景:“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还有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 的怀素,在众人喝彩声中,书者无视规矩与世俗,那种挥毫泼墨,潇洒自如,激动人心与观众互动的场面,至今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