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有这样一幅生活景象。
每天清晨,当闹钟响了三五遍,你还是懒懒的不愿起床,一想到即将面对的一切,内心就开始抓狂,陷入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在时间的催促下,你不得不飞奔着去赶公交车,再随人潮涌入车厢,就这样来到公司,开始一天的忙碌,每晚入睡前,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回想一天,好像什么都没做,但还是感觉特别累,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简直一点都不美好。
无论在感情、工作和家庭上,你都面临着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你无法让自己保持专注、平静和清明的态度,你的心中更像是藏着一颗不定时炸弹,谁不小心触碰到这个按钮,就会把周遭炸得一地鸡毛,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都在有意无意的离你远去,你的生活陷入一片混沌,毫无生机和活力,甚至连呼吸都觉得心痛。
在这种生活里,你无法自然地去活去爱,自由和快乐对你而言简直是种奢望。
你想要这样的生活吗?如果不想,你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吗?
《爱是一切的答案》这本书正是为了让你发现自我,找到内心的源头,最终得到真实与持久的自由。
该书作者是美国知名的人际关系专家和畅销书作家芭芭拉•安吉丽思,她在当代个人成长与灵性成长领域颇具影响力,曾著有《活在当下》《内在革命:一本关于成长的书》等畅销书。
芭芭拉曾遭遇过离婚、生意被骗、投资失败等一系列生活困境,在她的感情与灵性的深刻蜕变历程中,她发现了隐藏在生活中的“秘密”原则,在了解到这些原则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改变,你想变得越来越快乐,进而到达一种爱的境界,那么你就一定要了解下这些生活中的原则。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揭开隐藏在生活中的秘密。
01 快乐的“秘密”,在于成为你自己
从前,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里,住着一个贫穷而虔诚的女人,每天早晨,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家里的神像做礼拜。
她全身心的爱着神,她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神奇的感觉。
神被这个女人的奉献感动了,决定现身。
“你辛勤地礼拜让我很高兴,我决定奖赏你,你可以向我求一个愿望,无论要什么都会如愿。”神对她说,
这个女人开心极了,她于是认真思考该向神求什么。
是富有、健康、豪华的房子、还是持久的美貌?她想要的太多,最终还是无法决定最想要的是什么。
几个月很快过去,这个“难题”始终困扰着她,她的心思完全放在向神要什么,中止了持续一生的晨间礼拜,连对神的爱也渐渐消失了。
当她觉察到内心最后的一丝满足也要溜走时,她向神祷告说:“神呐,你答应要我实现一个愿望,可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恳求你告诉我该求什么。”
她还没有祷告完毕,神就出现在她面前,“我以为你永远不会问的,神笑道,“你应该求的愿望是,无论有何遭遇,恳求快乐过活。”
那一刻,她终于领悟到了神的智慧,于是向神许下这个愿望,接受了这个礼物,自此她在世上的每一天,都充满了诚挚和喜悦。
她原本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当神许诺她实现一个心愿时,她的内心开始被欲望驱使,变成了欲望的奴仆,最终失去了原有的快乐。
人们把世上的时光用来追求快乐,从降生的那一刻,到死去的那一天,都在努力追求那些看起来能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但快乐的秘密,一直在你心里。决定你是否快乐的关键不是你的遭遇,而是你的心境。
在《论语·雍也》一篇中,孔子曾经这样赞美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生活的如此艰辛,为什么还那么快乐呢?
颜回之乐显然不在箪食、瓢饮、陋巷,而在谋道、读书、做学问。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治学悟道颜回就快乐。至于吃什么,喝什么,住在哪里,这些都无所谓。
无论你身处何处,有着怎样的遭遇,你的感觉和体验最终都取决于你自己,你不需要寻寻觅觅,因为那个决定你快不快乐的人,正是你自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能夺走这种快乐。
希望我们能像故事中的女人一样记住,快乐的源头永远在我们心里,它供给我们一切所需,让我们你在每时每刻此刻都能体验到真实地喜悦。
02 由内而外成长,成为你能力的最好模样
作者芭芭拉9岁的时候,在玩具店购买了一个鲜艳的盒子,盒子上写着“迷人的城堡—在这个地方,一切的美梦都会成真!”
当她回到家中,小心翼翼地拆开盒子,发现里面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堡,而是躺着277块碎片,她崩溃了,她认为得到这座城堡的目的,就应该是把成品从盒子里拿出来,享受城堡的乐趣,而不是一堆碎片。
她放弃了那堆碎片,去玩完好的橡胶娃娃。橡胶娃娃着迷的感觉很快消失了,她又想起了她的城堡。
她开始决定组装城堡,看着说明书,按照步骤一点点组装拼接,中途几经拆卸也不改乐趣,她看着城堡在手中诞生,她感到了彻底的快乐和充实。
几十年过去,芭芭拉在私人生活和工作方面,碰到许多挑战、考验和危机。她有时就像9岁那年一样觉得愤怒:“为什么事情是这个样子,为什么生活如此艰难?”
每一次体会那种感觉,她就会想起那座城堡。
那座城堡让她明白,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不是完美无缺的,生活的目的不是已经“完成”的东西,而是自己拼装的过程,生活的目的不是让外界的一切看上去很完美,而是在内心成长,从发生的事件中学会成长。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如果有人问你,你的生活目的是什么?
你会如何作答,是否会这样说,“我应该在某个年龄开心地结婚,我应该生养子女,我应该拥有一个家,我应该赚到更多的钱,我应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一切都要水到渠成,一切都是完美无缺。
当这些“应该”清单上的事项没有实现,你会不会满心困惑,怆然不知所措,这些难道不是生活的目的吗?
其实,这些“应该”清单,没有一件事跟生活目的有关。
那么,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呢?
《爱是一切的答案》书中写道:生活的目的是成长。
实际上,人世间的生活是一间教室。你、我和每一个人都是学生。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学习某些功课。
这就是生活隐藏的秘密。
无论遭遇如何,我们都要尽力学习,努力成长。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有直面生活的勇气,当思维模式发生了转变,每一天都可以是美好的。
03 放下旧习惯,迎接新事物
如果成长这么有益,那为什么又让我们这么难受呢?
因为想要获得成长,必须做出改变。但改变很难,哪怕只是一点点,也经常让我们感觉不舒服。
日常生活中,你习惯用右手刷牙,假如今天让你用左手刷牙,你会不会有点感觉不舒服。你总是用右手,是因为左手有什么不对吗?
不是,这是因为右手已经成为你不自觉的习惯,它是你的“舒适区”。哪怕只是左右手间的简单轮换,你也会觉得不自在。
“舒适区”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包括了我们习惯并形成本能的一切事物。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科学家将青蛙放入40摄氏度的水中,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活活烫死在水中。
“温水煮青蛙”,其实是一个人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会使其失去对周边环境的戒备,从而招来灾难。
我们往往花费很长时间,拼命维持现状,握住能让自己感觉安全的
一切事物,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努力保护自己,不让生活发生任何改变。
但,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抗拒是没有用的。
只有走出舒适区,勇于吸取新事物,才能让生活发生改变。
你可以用一个很好的练习提醒自己:改变一直是你生活里的一种慈爱的力量。
拿出一张纸,在纸的左边,写出你从青春期到成人阶段,让你念念不忘的一些人和事。
例如:
1.16岁时和男朋友分手。
2.好友申请到心仪已久的好大学就读,而你却遭到拒绝。
3.大二担任摄影师助理时遭到解雇。
4.你住的公寓被卖掉,被迫搬家。
在每件事的旁边,试着写下后来出现、取代损失的东西。你会惊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会比先前拥有的东西更好。
这个练习会让你形成一种令人惊讶的观点,就是你的生活一直处于成长的状态,一直朝着更丰富的方向发展。
当你写满这张白纸,你会得到一张惊人的成长清单,你会看到许多祝福、惊喜甚至奇迹发生,因为每一个出口都是另一个入口,把你导向更好的地方。
虽然所有的成长和成就都包括着风险,但要从一个悬崖跳上另一个悬崖,离开你的舒适区,至少是暂时的,一跃而过,投入未知。
04 痛苦唤醒你,障碍让你了解自己
在追求成长和改变的过程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反而会遭遇各种困境,有着各种不顺利。
如果你把每一个问题或困难,看作是一个隐藏的祝福,或者一种成长的契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或许此刻的你,正在面对一些障碍。比如人际关系有点紧张,工作正面临裁撤,金钱或健康等方面有点小麻烦。你会认为,这些障碍显示出你做错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
其实,并非如此。
障碍永远存在,因为那是生活隐藏的功课,障碍的存在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我们如何面对障碍。
书中提到一个小练习,看看我们碰到的障碍里有哪些隐藏的功课。
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一句话,描述你的障碍是什么。
比如:“我的男朋友说,他不确定是否要对我做出永久的承诺。”
在这句话下面,写下这个问题:“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
然后,闭上你的眼睛,做几次深呼吸,向你相信的更高力量,寻求引导和智慧。
把这件事放在心中,不断询问:“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
让你的心保持静默,倾听答案。
过一会儿,再睁开眼睛,拿一支笔,开始写下你脑海中冒出的任何答案。
不要判断你写出来的内容,让想法流出来,不要修饰它们。
不断地写,直到你觉得没有什么要说了。写好后,把写出来的文句再读一遍。
你会惊讶的发现,从你心中的宁静空间里,涌出来多少清明和智慧。
你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扪心自问:“这件事为什么发生在你身上?”也许你会得到很不容易听到的答案。
也许你针对某种情境,提出这个问题,而你得到的答案是:“你太习惯掌控一切了,这件事要教会你耐心和顺服。”或许你的答案是:“你太自大、太顽固了,你需要碰到这件事,好让你谦卑一点。”
这些智慧的声音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听起来虽然令人痛苦,但是你所接受的信息,将是一个美好的礼物。
当你遇到障碍时,不要害怕,更不要逃避,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块黏土,上帝想要把你变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你感觉到他重重地打你,一下子把这里拿掉,一下子把那里磨光,一捏再捏,不断地重新塑模。这时,你要去感受他手上的热心与保护,当你觉得快要倒下去时,他永远从里头撑住你。
05 直面内在恐惧,喂养心中的梦想家
斯科特.派克曾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人们常常害怕改变,是因为懒得去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涉足新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如何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呢?
拿出一张白纸,把恐惧和梦想同时列在纸上,左边列出那些令你惊悚恐怖的事,比如筋疲力尽、思绪凌乱、生理失调、压榨自己等。右边列出让你激情满满的事,比如清晰的目标和计划、跟积极的人在一起、投入大自然、健康均衡的饮食等。
这个小方法可以帮你找到恐惧的源头,同时让你的梦想清晰可见。
我们终于找到了恐惧,那如何才能克服恐惧呢?
芭芭拉建议我们把恐惧看成是一个出现在门口、满心害怕的小孩,我们可以跟它谈话,问问它从哪里来,它想要什么。
恐惧往往会用这样的句子开头:“万一如何如何,我该怎么办?”比如“万一我跟男友分手,再也找不到伴侣,那该怎么办?”“万一我现在辞职了,找不到新工作怎么办?”
为了克服这样的恐惧,我们可以采用“恐惧耗尽法”来不断地向自己发问。
想象一下,假如明天你有一个演讲,你要面对台下上千人谈论你的伟大梦想,现在的你,一想到明天的场景,就忍不住浑身颤栗。
你到底在害怕什么?我害怕,明天我说不出来话怎么办?
然后呢?然后我会特别羞愧内疚,觉得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然后呢?然后我不再被大家认可。
然后呢?然后我失去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然后呢?然后我失去了这份工作。
然后呢?然后我失业了。
然后呢?然后我没钱、没事业、没爱情,我会非常忧虑、非常孤独。
然后呢?然后我会成为无业游民,沦落街头。
然后呢?然后我会死掉,贫穷而孤独,没有人知道我死了。
只是当众演讲而已,你竟然会联想到了死亡,想想是不是很有趣。当你再次遇到恐惧裹足不前时,可以试下这个方法,它不仅让你直面内心的恐惧,耗尽心中最强烈的恐惧,更让你有力量控制恐惧。
伟大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未经检视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
当你老去那一天,会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是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是对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还是此心光明,不负光阴?
人们从出生到死去,一直用各种办法寻找爱。最终会发现,我们对爱的追寻会引导我们走向真实的自我,爱的源头其实是我们自己。
当你发现心中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永不枯竭的爱时,你会体会到一种自由,别人永远无法夺走它。
以上便是《爱是一切的答案》的精髓。
王尔德说过:珍爱自己,是一段终生罗曼史的起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克服焦虑情绪,宠辱不惊,任何时候都镇定自若。当我们了解了这些生活的秘密,就会得到一种神奇的启示,我们所追求的安全感,渴望得到的保护,其实,都依赖我们内心所创造的自给自足,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可以坚定地回到内心的源头,区分自己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东西,接受那些不能控制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能控制的东西上,并且有勇气去控制。
做到这一点,我们遇事就能从容大度,处变不惊。
人生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愿你,有梦可依,愿你,未来可期,愿你,安好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