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课堂作文时间,这次你们要写的题目是《我的好朋友》或者《我的小冤家》,开始写,不要说话了。”
我的嗓子在经过这么多天的嘶吼,再加上由于吹了半个小时清晨骑电动车从乡下赶来城里的“寒风”引起的鼻塞之后,终于不负众望,嗓音变沙哑了一些。我周末在一个培训机构给学生们上作文课。在有人喊我“英语老师好”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称呼——“作文老师”。我听着很别扭,却不知哪里有问题。
四年级的学生写作文,350字左右。前期写人叙事比较多,来补习班上课,无非是比别人多练了几次作文。我以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除了平时多看,多读书之外,更要学会表达自己,将自己的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口语化的倾向。比如:“我的同桌长着一张圆圆的脸,长着一对大大的眼睛,鼻子小小的,嘴巴扁扁的,身子小小的。”要是搁以前,我不是老师,看到类似这样的外貌描写,我可能会眼一瞥,带着嘲笑的表情,淡淡的说出不平淡的话:“你他妈见谁长了两张脸吗?你拉一个过来给老娘瞧瞧!”事实上呢,我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来,尽量自然的说:“你这个地方不能这么写,太多‘长着’了,可以省略,直接说圆圆的脸,还有后面小小的,扁扁的,小小的,说的不具体,跟谁比小呢?小到哪种程度?能不能换一个词代替。老师不希望你们的同桌写出来都是同一个人,这样可一点都不好玩……”
这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坐在后面的那个李姓同学,暂且叫他小李吧。典型的八字眉,跟其他学生比起来,有一点点胖,但显得很强壮,他站起来快有我高。嗓门更是没话说,他们读文章的时侯喜欢把每个字读得又拖又长,对我来说,是一种听觉上的折磨。重点讲他,是有原因的。小李很活跃,是那种我很难控制住的活跃,于是我免不了要教导他一番。作文题目一出来,他在那边嚷嚷:"我要写我的小冤家,作文老师……"旁边的人被他的声音吸引,一个一个想围上去看他写了什么。我站起来,又开了一下嗓,很正经严肃的喊道:“你们用嘴写字的吗?看什么看,写自己的。”
“老师,你多高啊?叫什么名字?”小李还在下面自顾自地问。“一米五……”我在巡视的时候好像听见有人在小声的回答。不能慌,要淡定。“闭嘴!赶紧写。”我又吼了一句。他们这才安静了一些,低下头认真的写。我想起很久之前,玉米教我第一节课要凶一些才好,这样才能镇得住学生。无奈,我希望人与人之间的第一次见面该是友好坦诚的,而不是谁去命令谁,不过这也导致他们不怕我的原因之一。付出的代价是我需要用更大的声音,重复几遍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之后小李的作文是比较晚写好的,改他的作文时,其他的学生已经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剩下的两三个学生在旁边等待。
我看着小李扭来扭去的字,心里跟打结了一样 ,眼睛眯了起来,我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来看这篇“佳作”。题目是我的小冤家,他的开头是“我的老冤家……”老?冤家。我很不开心。“她很漂亮……”嗯,很好。“但也很暴力……”我怎么暴力他了!“有时很幽默……”是吗?我自己都不知道。“她的眉毛粗粗的……”我今天画粗了,其实是无眉一族。“长了满脸的痘痘,身材短短的,只有一米六几,比我高几厘米。她就是我的作文补习班的老师。”身材短短的?还能用短形容,厉害了。“这个地方不能用短,如果你要写这位老师瘦小,可以写矮矮的,或者身材矮小。”假装不知道他在写我。一米六几,我谢谢你,得亏他们对身高的概念好像不是很清楚。还比他高几厘米,你以为你有一米六吗?顶多一米四。当然,这些话我不能说出口,我还要夸他:“这段外貌描写除了几个用词不当之外,写得还不错,有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比如这个‘长了满脸的痘痘’就很好。”关于暴力的点,他写道我拍了一下他的背。这就暴力了?活该,谁让他上课转来转去不说,还约旁边的同学一起聊天。“嗯,这句话表达不对,可以改成……还有,你开头写老师暴力幽默,你这里只写到了暴力这个点,没有讲到幽默,可以再加一些描写老师幽默的东西进去,形成前后呼应,知道吗?”他在一旁眼睛四处乱瞟,也不知道听进去了多少。每到这种令人气愤的时候,我显示出了非凡的忍耐力。
不过,还是非常感谢小李同学写的作文。让我又多了人生中的一个第一次,第一次被学生当做写作对象。
你眼中的你也许不是全部的你,组成你的部分会留在他人善意的眼神里。
晚安,暴力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