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是非常人文化的,一点都不功利。它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是培育丰富的内心世界,提高他的精神高度,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的教育,而知识教育只是它较小的一部分,但是,这样的概念在我们很多老师当中是非常稀有的。
比如人格养成,其实我们有一个特别珍贵的资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诗书礼教之国,中国传统教育就是以人文教化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教育,而且有培养的目标,就是君子人格,大家约定俗成就是正人君子、谦谦君子、知书达理、温柔敦厚等,但今天培养出来的人,离这个目标已经远了。
尽管很多学校的各种规定规章,把育人为本等口号喊得非常响亮,但是教学过程还是依靠考试和分数,是以学科教学为主,没有把人格养成放到核心位置。现在教育偏离了教育本质,培养出的只是一些考试机器,科技怪人,经济动物,用钱理群的话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却丢弃了我们珍贵的文化传统。
对于人格养成,对于一个人优秀的性格、情感、气质、有梦想、开朗、乐观、勇气、毅力、坚韧等,这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同样,一个人能力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可迁移能力,学习的能力,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因为具体知识是很快可以成就的,或者说很容易从百度上获得。
最近有一个很热的话题,今年进入了大学生最难就业季,但我们都知道,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大量企事业单位招不到人,这两个现象一直是并存的。除了有一些结构性的失调,比如法学、英语、计算机等前些年大干快上的低成本专业过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大学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用人单位反映最强烈的其实不是专业知识,它最看重两个素质,一个叫价值观,就是基本人格,你是不是一个好人,有没有服务社会的公益心,如果你是一个三心二意、投机取巧,拿企业当跳板的人,企业最怕这种人。第二是可迁移能力,就是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有没有行动力、创造力,有没有业绩,然后看你的组织管理能力、勇气和意志力,可是我们的教育忽视了这些能力的培养。
关注短板还是发展长板?
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我们教育方针都是强调全面发展,这次的《教育规划纲要》有个新提法,就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全世界的教育纲领、教育方针第一位都是个性发展。而我们由于全面发展难以达到,现实操作中就沦为了平均发展,平庸发展。这种模式下,最受伤害的就是个性。
这就是我们那么多年来,没有培养出真正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全世界多数优秀人才都是片面发展的,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文英才,因为只有在他的特长方向上充分发展了,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平均发展、平庸发展能混个三好生,但走不远,走上社会以后就没有声音了。
古希腊圣殿上刻着一句话,叫做认识你自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的教育智慧,就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所以今天我们应该非常清楚,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格做成一样的标准件。
为什么强调个性发展?因为人是生而不同的,个性差异是教育学的基本前提。社会学把人的类型分为学术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学术型能深入思考,坐得住钻得进;经济型对钱敏感,财商很高;权力型的喜欢管理人,当班干部。这些智能倾向从小就表现出来了,而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实际上只评价了其中的少数类型,把其他智能给压抑了。
中西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的老师总是说关注你的短板;美国老师总是说发现和强化你最粗的神经,做最好的自己。西方教育关注的不是短板而是长板,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教育不是灌水,古今优秀人才都是个性突出,在某一方面有强烈的兴趣,而且往往“偏科”。我们很多高中生考大学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学什么,老师家长建议学什么就学什么。大学毕业了,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干吗,这很失败。
起跑线上的竞争是个伪命题
我今天要特别强调家庭教育。有本书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发行了300万册,为什么说好妈妈或者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呢?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思,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永久的教师,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身影长大的,家长的教育功能是学校无论如何都不能取代的。
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在最缺乏教育资源的乡村,最好的学生往往都是老师的孩子,这个老师可能学历也很低,也没有什么教育方法,但这种家长主要是身教,你至少不是天天打麻将,晚上要批改作业吧,要坐灯下备课吧,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这种身教的力量从学术角度讲,我们称之为文化资本的传递,你家庭的文化氛围会传递到下一代。
今天我们看到很不幸的几种家长,第一类,把小孩送到寄宿制学校交给老师,或者上重点学校,觉得进保险箱了,放弃家庭教育。第二类更普遍,很多家庭沦为学校应试教育的帮凶。学校通过家校通覆盖了家庭领域,家长帮着老师监督压迫学生,周末还要上各种补习班,有人叫“五加二、白加黑”。后果大家可以想象,即便孩子上了重点学校,他的健康、他的情感、他的人格、他的个性,这些重要方面都得不到关注。
第三类是用力过猛,中国出现了很多虎妈、狼爸,小孩才三岁,家长就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在QQ群上天天讨论,想尽各种办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蛊惑人的商业口号,引起了全社会的焦虑,甚至很多家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全天候陪伴。家长对孩子造成的压力不堪忍受,是让一些孩子最终走上绝路的原因之一。
今天做家长很难。每个家长都有焦虑,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起跑线上的竞争成了当下最有煽动力的商业口号,而且起跑线不断往前移,现在已经移到幼儿园升小学了。其实起跑线上的竞争是一个伪命题。孩子永远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只会累死、病死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的竞争对刘翔重要,他需要争分夺秒,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大家知道马拉松前几圈领跑的人几乎都跑不到终点,过早透支体力就会是这种结果。
身心健康比名校更重要
破除起跑线上的恐惧,今天的家长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平常心,不要为商业蛊惑所困扰,不要为攀比所困扰,坚持常识,把儿童当儿童,淡化早教热、培训热、分数崇拜、名校崇拜。现在人人都这么做,不这么做的人就非常惶恐,觉得是不是落伍了,被淘汰了。实际上孩子的健康、人格、个性、兴趣、好奇心、想象力、阅读等比那些东西重要得多,而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靠家长。
家长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你的家庭是不会太平的,家里就是一个战场,从三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岁。家长的焦虑无非就是让孩子上一个重点大学,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到底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是重视分数,一味追求好成绩,还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孩子?我认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比什么名校都重要,身心健康比成绩更重要。
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让小孩每天多睡一小时,每天多玩一小时,我们家长能不能做到?不能,就把他送到补习班去,一天不见太阳。其实很多具有人生智慧的人,对子女的期望是相当“低”的。鲁迅坚决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的期望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既不欺负别人,也不为别人所欺负。这是基于一种通达、透彻的人生观。事实上,名人之后大多成为教养良好的平民和各种专门人才。
如果我们有三个孩子的话这个问题就容易解释了。当家长的很清楚:老大忠厚,今后留在家里养老,老二狡猾,将来可以去做生意,老三聪明,让他念书。反正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重点大学的。但没办法,现在是一个孩子,都当神童来培养,弄得小孩子不堪重负,所以家长的平常心是特别重要。
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所以对儿童的概念,第一是要宽容、善待儿童,保护他正常的生活,保护他的身心健康,把儿童当儿童看待,这就是一种最重要的教育。
第二是等待。韩国有一本书叫《好妈妈慢慢来》,现在家长太着急了。作家毕淑敏说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的当柴,三年五年生的当桌椅,百年的树才是栋梁材。越是名贵的木头生长期越长,像紫檀、黄花梨。人也同样,所以不要着急,耐得住心,平常心也是一种耐心。
第三是解放。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耳朵,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俞平伯有一个教子理念,叫做大水养鱼,就是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不是把孩子的时间、空间全部占据了,就能培养出人才。另外对孩子不宜过早定向,否则杨振宁就是个熟练的会计师,齐白石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第四是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孩子发现他的自我,发现他的个性。巴菲特说,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找到热情是一个辛苦而又玄妙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父母如果施加压力,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诉孩子做选择时不要考虑地位和回报,就像乔布斯说的,做自己真心喜爱的事情。
怎么衡量家庭教育是成功的?第一个指标,当孩子在幼年与书籍为友,喜欢阅读,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书籍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那些基础价值观将影响孩子终生。第二个目标就是在他高中左右能够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个性和特长,包括兴趣爱好,孩子形成自我,能够去自我发现和学习,就算成功了。我们看到太多被考试压倒的孩子,如果给他三天时间自己安排,他除了做作业就不知道做什么,精神上一片空白,这就是教育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