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
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我的词集里,姜夔的最后一首。
他有《鹧鸪天》一组四首词,基本讲的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他和心爱的女子分别的日子。其中有一首《元夕不出》: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
旧情惟有绛都词。
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知他人去楼空,更怕触景伤情。于是他选择在元夕夜一个人关着门躲在家里。
而到了第二天正月十六,他还是忍不住出去了。于是有了这首《十六夜出》。
上片描绘的是元宵夜过后依然延续的华彩与热闹。道路两旁的珠帘一溜儿垂下来,数不尽的烛火扑闪摇曳。和暖的东风分明和过去一样吹拂着。但在这酒楼里,还有谁认识我呢?
所以他表面上写的是热闹,内里还是寂寞的。前面三句,都为的最后一句“谁识三生杜牧之”。姜夔自比杜牧,在其余的一些词里也常常提到杜牧,不知是不是因为二人的事业爱情经历颇有些相似的缘故?我想,他作如此自比,应是为了自己对那份爱情的沉醉和痴迷吧。
“谁识三生杜牧之”,我在这句话里读到一份很重的痴情。他觉得自己不光这一生是杜牧这样的人,且前世、来世都一样。此时此刻,就好像隔空对着那个女子表白心意,说着自己的三生三世不变的情。
而与此同时,痴情的背后又有很深的伤感。“东风历历红楼下”,目尽不见少年人。长街红楼,再没有她和他的故事了。
“辇路”一般指供皇帝车驾行走的路,在这里指代热闹的中心道路。
“珠帘”是珍珠串成的帘子。那时候的酒楼歌堂在沿街的窗户上都挂着珠帘,女孩子就掀起珠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地揽客。所以杜牧在诗里说“卷上珠帘总不如”。
“僛僛”在字典里的解释是“醉舞欹斜貌”,“银烛舞僛僛”表现的就是烛火摇曳的样子。
“红楼”在古诗词里常常和“青楼”混用,用来指代供娱乐的酒楼瓦肆。
到了下片,伤感中有一些轻巧的气息,像春风撩拨心弦~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此时此刻他想着,这样好的一个良夜,令人沉醉,不知夜已深。等到明天啊,明天的春风将吹过桃枝,一切都将焕发新生了!
回到当前。只听锣鼓声渐远,四周的游人也渐渐散开了。一个人静静地回家。满怀惆怅,只有月亮知道。
下片中前后形成了一个温柔的对比。“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是小小的轻快的希望感,而“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有淡淡晕开的哀愁。
仿佛作画时一笔下去稍浓,然后那笔锋很快就淡了,洇入一片茫茫中。
这情感,难再追寻,却久久不散。
让我想起此次西藏游中的轶事。
同伴中有位人称“浪子”的童鞋。爱民谣。向往在318国道上骑车。背了包一副浪迹天涯的模样。和沿途各样人搭话。珍爱这萍水相逢。
在拉萨,他骑车偶然经过一间茶馆,被待客的清秀妹子吸引了进去,点了人生中最贵的一杯茶。
坐在那个小小的茶馆,聊各自的天,为那姑娘拍了一张照。一两个小时后就回来了。
回来以后坚定地不给我们看那姑娘的正脸照,说已经答应人家不外传。
直到离开也没有再去那间茶馆。
和姑娘互加了微信,却不知此生是否会联系。
他对终于来到拉萨很有些感慨。他说,有些人一辈子只见过一面,却一辈子都记在心里。
我当然有时也不免揶揄他的做作。有时却也很能体会这一份感觉。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在拉萨的最后一夜,这两句也许正是为他而写吧。
PS.
今天开始,发布频率会降低。原因主要是,宋词的发展盛于北宋。其实自南宋伊始,除了辛弃疾、姜夔之外,基本没有我喜欢的词人了。且回来后的这两日里翻了翻《全宋词》剩下的两本,发现亮点甚少。所以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每天下班后翻几个小时书都翻不到一首喜欢的……
但我还是会保持每天的习惯读词,找到喜欢的就写,直到全本完结。依然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