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和爱情中,如果非要说一件让人不可原谅的事情,毫无疑问就是出轨。在古代,出轨会受到他人一世的唾弃,而现今,出轨似乎逐渐被人们所理解。
对于出轨和婚姻,我们需要认清其发生的意义,就会发现有很多种解读方式,如果通过“需要理论”来对出轨进行探讨,那么就会发现一种新的观点。
“需要”是一种人的本能,在比较低级别的需要上人和动物极其相似,比如饥饿感导致的“进食需要”。
需要的本质在于满足,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总在寻求某种满足,满足之后这个需要才会暂时消失,否则会引发更大的焦虑和恐慌。
从这个角度而言,“需要”是人活着的基础动力之一。
一
我们谈的出轨指的是社会层面的普遍认知,因为本质上无所谓出轨和不出轨,只不过当把婚姻作为了参照物,才有了“出轨”这件事。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婚姻状态,同时也有一千种出轨的理由。
比如婚姻内感觉不到温暖与爱、被暴力对待、被冷漠对待、空虚孤独、压力大、伴侣出轨、家庭变故、性生活不和谐、频频受挫等等。
为满足婚内得不到的“补偿需要”,人们就会选择从另外一个人那里得到,加上外部条件促和,就会发生出轨的事实。
出轨更多的是某种价值的需要。
说的直白一点,出轨满足的是“在另一人那里我是值得被爱”的需要。这个需要直接区别于任何生命形式,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别的需求。
这个“需要”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婚姻之内没被满足,未被满足的部分越多,从另一种渠道获得满足的动力就越强。
有人选择了拼命工作、有人选择了过度关注孩子、有人选择了物质滥用比如酒精和毒品,而更多的人选择了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满足。
这种“被爱的”需要分为两种主要感受:
一种是“我是被尊重、被理解、被关心”的。
在情人那里,我的思想和身体是被接纳的、被欣赏的,而对方很少去关注到其它方面,特别在前期。
这就让我们有了一种理想的感觉:并不是这个人多么好,而是在这个人那里“我是好的”。
甚至情人的外貌、金钱等外部条件并不如自己的伴侣,但“我是被看见的”。
每个人都渴望对方爱的是我这个人本身,而不是我的某些特质,之所以认为自己优秀才会被爱。
这些特质包括身材好、长得漂亮、会赚钱、上进心、温柔体贴会照顾人、矜持懂事乖巧贤惠,也包括激情和其他魅力等。
这是从小被驯化、洗脑、强化的结果,并不是人最真实的样子,比如你从小被父母挑剔和指责,你就会觉得只有把事情做得合他们心意才会被爱,你成绩好才会被喜欢,否则就不值得拥有。
而在情人那里,你本人之外的一些东西很少被关注,好像是可以真实地做自己。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很难完全展示本来的样子,好像我只有足够好才是本来的样子。
另一个被爱的体验是:“对方很特别,这让我感觉很好”。
比如他和我的另一半不一样,比如他活得很精彩、很有趣、很有魅力。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比较。
看起来像是对方的“特别”引发了情感,其实是对方活出了你活不出的状态。
比如你是个传统的、按部就班的、遵守规则的、做事小心谨慎的人,就很容易被做事夸张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勇敢豪放的、浪漫潇洒的异性吸引。
就像《七月与安生》中的两个人,当对方身上有你和伴侣都没有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恰恰是你“活不出的自我”,你很容易坠入情网不可自拔。
综合以上两种被爱的感受,他们的需要分别是:
在你那里,我有着众多美好体验,证明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在我这里,你活出了我想要的样子,这让我的价值感有所寄托。所以,出轨满足了人们的价值需要。
二
而婚姻满足的却是安全需要。
婚姻的生物学价值来自“繁衍后代”。而关系发展到今天,几乎很少有人为了生孩子而结婚,最初目的也是为满足价值感,有着和情人在一起的相似体验。
只是后来慢慢变了,其中原因诸多,当一个人失去了爱的感受就会退其次而求之,那就是安全感。
最重要的安全感来自社会文化的基本存在形式,时至今日尽管会有丁克家庭和独身主义,但“家庭”依旧是社会的主流模型。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有活下去的动力,是因为归属感,这让人产生很多生活的意义,而不孤独。
众所周知,归属是安全最基本的保障。
家庭的组建就是如此,绝不是只和情人在一起的感受,这是一种多元化关系,彼此的父母、亲朋好友、人际圈子、物质经济、共同经历等相互融合相互交织,更重要的是有了共同的孩子。
这就形成了某种独特的“团体”,究其一生这个团体任何的变动、丧失、新成员的加入等,都会影响到团体中的每一个人。
就算夫妻之间没了感情,但选择离婚的还是少数,因为害怕破坏这个家庭的团体后,自己没有能力去弥补。
三
由于出轨满足的是价值需要,婚姻满足的是安全需要,当二者发生冲突时,价值感必然优先让位于安全感。
这就是出轨不离婚的原因。
安全感主要体现在对未知的恐惧,因为谁也不能保证离婚后一切都更好。
与现在的情人结婚能保证比上次婚姻更好吗?经济来源、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重新洗牌之后会怎样?
人最大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而不是对当下的担忧。
宁愿待在漏雨的房子里挨饿,也不愿冒着风险去丛林深处打猎,但凡你还能承受的痛苦都不是最本质的痛苦,因为你的人格还在,并没有崩溃。
这也是很多人一直羡慕自由创业者却无法辞掉枯燥的本职工作的原因。
当一种风险是未知的,人宁愿待在一个安全的痛苦里面,离婚也是遵循这个原则。
当对被爱的渴望、对寻找灵魂伴侣的期待存在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时,一定优先选择待在婚姻中,尽管并不是想要的样子,至少没有对将来的恐惧。
当然,也有许多人为了自由、理想、信仰和爱情丢掉了孩子、婚姻乃至生命,但那绝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人们会羡慕他们但很少有人主动效仿。
总之,不管是情人还是伴侣,不管出轨亦或离婚,这都是独属于你的一面面镜子。
它们照出了你的渴望与需要、压抑与委屈,也照见了你的行为模式和处事风格。它们反应的是你的“潜意识渴望”,而这个部分会牵扯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过往的内在经验。
记住:生命是不断寻找真实自我的过程,其它一切都是在配合完成这个过程,你需要的是深入探索内心,而不是现实中的离不离婚或出不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