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论境界
一、为什么:境界在中西哲学史上的意义
(一)中国的“境界”
中国传统思想将境界,除古典诗所讲的境界属于审美艺术领域之外,也讲范围更广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包括诗意境界。
例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这里的境界就是人生境界。儒家讲“孔颜乐趣”也是人生境界的一种。
中国传统思想爱讲境界,与其重人生、重生活实践有着密切关系。
(二)西方的“生活世界”
与中国传统思想重人生境界不同的是,在西方,“生活世界”这个概念的提出则是很晚近的事情,具体是由狄尔泰、胡塞尔明确提出的。为什么呢?因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西方哲学史虽然在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但都逃不出“主客体对立统一”的模式,人的实际生活未提到首位,未受到重视。直到胡塞尔首次强调“生活世界”,对这种传统提出了挑战。而后,哈贝马斯在其基础上对“生活世界”的概念和理论做了新的发挥和发展。此后,“生活世界”成了西方现当代思想,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潮的思想家们所谈论的中心范畴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人谈“境界”一般总是着重把它理解为一种精神境界,而且倾向于个人主观的东西。而西方现当代思想家们谈“生活世界”则不单纯把它理解为精神性的、个人主观的东西,更注重生活世界所包含的物质的、社会的、客观的方面。
二、是什么:境界的含义、特征与分类
(一)含义
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个物一样,都是宇宙间无穷的相互关联的网络中的一个聚焦点或交叉点。这个点不是实,而是空灵的,不是虚构的,犹如几何学上所讲的点,它无面积、无厚度,但确是真的。人与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的这个聚焦点是灵明的,而物则无此灵明。正是这点灵明构成了一个人的境界。
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了的、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有意义的世界。如胡塞尔所说,境界也许可以说成类似于“生活世界”。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境界这个交叉点,也就是人所活动于其中的“时间性场地”(时域),它是由过去与未来构成的现实的现在,是一个融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一体的整体。每个人都有过去,过去的经历、思想、感情、欲望、爱好、环境、出身等等,都会“积淀”,从而形成他的“现在”,构成他现在的境界;人对未来的向往、规划等等,也会构成他现在的境界的内容。这样一来,才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
概而言之,境界是浓缩和结合一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而形成的一种思维导向,其外在表现为“风格”。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怎样的境界,就会有怎样的风格。
(二)特征
境界具有独创性和客观性、固执性和可移易性、无意识性。
1. 独创性和客观性:任何一个人都是无穷关联的网络上的一个聚焦点,每个人所聚焦的无穷关联的形式各有其独特性,因此,每个人的境界乃是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性的。正因为如此,境界具有独创性。但是,每个人的境界都是由天地万物的无穷关联形成的,包括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等等影响因素,这些关联往往不能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这也就境界的客观性。因此,境界乃是主观与客观交融合一的产物,是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社会体制下,以及在某些个人的具体遭遇下所长期沉积、铸造起来的一种生活心态和生活方式。换而言之,境界是无穷的客观关联的内在化。
2. 固执性和可移易性:人的境界一旦形成后,便有相对稳定性。正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文化将逐步地走向融合,促进了各种不同境界间的沟通,也就是境界的可移易性。
3. 无意识性:人在形成了一定的境界后,此种境界的指引作用往往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也因此,境界的概念似乎与习惯、禀性、气质、素养之类的概念有某种相近的意义。
(三)分类
境界按照各式各样的标准,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分类。
按时代划分,可分为古代人、中世纪人、近代人的境界;按文化背景划分,可分为东方人、西方人的境界;按中国文化传统划分,可分为儒家、道家、释家的境界;按人的社会地位划分,可分为统治者、被统治者的境界;按受教育程度划分,可分为受过教育的人的境界,为受过教育的人的境界。……划分种类名目繁多、众说纷纭。
此外,冯友兰把人生境界按高低分为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三、怎么办:提供和沟通不同境界的原理
用“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思想精神提高和沟通不同的精神境界。
(一)沟通方法:“万物一体”和“民胞物与”精神
“万物一体”是不同境界之间得以沟通的本体论依据。各民族、各群体、每个人彼此各不相同,千差万别,这是客观事实,不可能强求一律,如何沟通?因为不同的民族、群体、个人都是处在万物一体之中,一方面,大家互相容许各自的特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相互沟通,建立同类感和共通感。
在中国哲学史上,如张载的“民胞物与”的精神、王阳明的“一体之仁”,其实都是以“万物一体”的哲学本体论为基础的。这些精神其实只要去其封建义理的思想,都可以加以新的诠释,作为今天沟通各民族、各群体的精神境界的理论根据。
(二)提升方法:孩童时期的教育
要普遍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初显成效。最重要的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教育。一个人的最早或较早的生活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对于以后的精神境界的形成往往起着基础的作用。
本节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谈不同境界的沟通问题和提高境界的问题,其实,万物一体也是审美意识的境界的本体论根据。沟通不同境界和提高境界的问题,从更深、更高层次来看,需要通过审美意识的境界来解决,这一部分也会在后续的章节中专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