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所有认识的人中,孩子在学习方面都差不多,既不是太差,也不是很好,都是普普通通,成绩大多排在班级中上,即便偶尔单科能考个满分,也排不上名次。
按说,我认识的人虽然不多,十几二十个是有的,按比率也该有一两个孩子特别突出的,可实际情况就是没有。
以前咱想不通,一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也能在班里排在前列;二是认识的人中也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他们有实力给孩子创造优质的学习条件。
经过这些年观察孩子的表现,咱算是认清了状况,这些孩子基本没有成才的可能,以后能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就算相当不错的了。
孩子不成才的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的原因,首要因素是父母没有给孩子优质的学习基因,悉数咱们这辈子,有哪位在学习方面特别优秀的,或者有特别高学历的?一个都没有。
大家基本都是初中、高中毕业,即便有一两个大专毕业,也是普普通通的垃圾学校,不仅学习方面一般,其它方面有成果的就更少了,基本都是打工族。
不是说打工的都不好,也有混得好的,有属于自己一片天地的,但那是别人,我们就是一群不上进的人,按老板的话说,一群混吃等死的人。
所以,这种人的孩子,怎么会优秀,他是既没遗传到优质的基因,也没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或是努力奋斗的环境里生活,怎么能比别的孩子优秀?
他们从父母身上,只能学到懒散,浑浑噩噩。说到这,想起也有自己做生意的人,虽然有时候他们很忙碌,例如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后,但在我看来他们算不上勤奋。
两个原因,一是他们上午起得晚,睡到九十点很正常,而且忙碌的日子就那几个月,平时要么刷手机,要么刷电视剧。二是他们既没有把事业做大的心,也没有言传身教的举动,例如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等,一年可能都不会翻开书看看。
通过观察,真正优秀的孩子,要么父母是学霸系列的,有学习方面的基因。要么父母是特别努力的,家庭条件不错的。
说一般打工者的孩子,有特别优秀的,我听说过,但也只是个别案例,基本都如父母一样,普普通通,平平淡淡。
但打工者对孩子的期盼,是学习排在前列,考上好学校,最终上清华、北大,可是他们没想过,孩子凭什么能考上?
要知道,不是一个县的状元,是没可能去这样的高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