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个奇怪现象,现在物质生活比60年代以前提升了,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了,生活本应该幸福美满。但离婚率却比以前高很多,甚至还有很多年轻人恐婚。
这是因为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婚姻的要求也提高了。
一个小孩子从小有各种学校可以学习,最终帮助孩子长大后有一份能力,遗憾的是没有一所学校培训如何做丈夫,如何做妻子的,如何养育孩子。每个人都是用大半生的时间在家庭里亲自实践,可以说是摸爬滚打。
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写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走进婚姻家庭是人生又一个重要的旅程,决定一个人下半生的幸福。经历过的人会发现结婚更确切说是两个人的合作,甚至是两个家族的合作,而且是签订一生的合同,在这个合作里任何一方都不能轻易退出。
这样在选择对象时就要理智:
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中国有句老话: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说的不仅是两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还指的是三观。原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尤其是父母的思维模式会决定一个孩子的三观。三观不一致生活在一起两人早晚都会出问题。比如一个孩子月生活费3000元和一个生活费500元的孩子,两人组建家庭,一定会因为消费发生争执的,时间久了,感情一定会受影响;诸如此类问题,会很多。
除了三观,还要考虑个人品质,能力,家庭父母情况,财务状况,学历,相貌等都要在考量范围内,这些都会影响到以后的婚姻质量,影响到子孙后代。
当两人经过热恋,互相了解后,组建家庭,彼此要更多包容,接纳,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到白头偕老。在长达几十年的婚姻路上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唯有忠贞不渝的爱可以支撑彼此走下去。
夫爱则妻敬,妻敬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父懒则母苦,母苦则子惧,子惧则家衰,家衰万事败。
丈夫是一家之主,首先要有担当和责任,爱护妻子儿女。丈夫爱妻子,妻子才有平安,妻子才有更多的爱来抚养孩子。同时,丈夫爱妻子,也给孩子做出榜样,儿女会有安全感,也会很有爱心,从而更自信,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出人头地。
智慧书说: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
现在提倡男女平等,基本含义是指任何公民不得因性别而受到差别待遇。
在家庭中,妻子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不能曲解男女平等。
妻子是丈夫的帮助者,弥补丈夫的不足。
一个好妻子可以影响三代人,妻子决定丈夫的生活品质,影响世世代代子孙的走向,决定一个家族的门第与门风。
智慧书说: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
好的婚姻是选择与决定的结果,选择与决定是学习的结果,在婚姻家庭这门大课堂中愿我们都能过关,甚至打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