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经火遍全城的羊肉摊如今却看不到了?夏日炎炎,乘着凉风,随心而动嗅着香味就来到了烟雾腾腾香味挠心的烤肉摊前,有时候为等着品尝一次本地较有名气的烤肉摊的手艺花费的时间可是不短,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这类烤肉摊一般分为三种,夜市里经营的摊位、挂靠往来人流量比较大的周边饭店饭馆的摊位、自己开门店专门经营的摊位;还有一种现如今比较少见了,就是推着烤肉摊子或者挑着烤肉家当来回在人流密集处招揽顾客的摊位!一般情况下,休闲之余寻觅一两好友相对而坐,要上几十串烤肉放置外地俗称的馕饼之上,吃一大口肉,就着浸入烤肉油脂和调料的“馕”红油透亮脆香爽口,然后饮尽半大杯啤酒,凉意入腹驱散燥热,怎一个“爽”字可以了的!然后在胡言乱侃中感受周边喧嚣的闹市氛围,消化胃里烟火之气融合辣味之肉也算是古人所言的“人生得一肉串,当浮一大白”了!
羊肉串据说是从新疆流传而出的,其实最早的游牧民族都有烤肉的习俗和传统,无论汉朝时出走欧亚的匈奴还是现如今的蒙古新疆的少数民族都有烧烤的习俗!正宗的烤肉最原始的做法是就地取材,新疆戈壁多红柳于是便以红柳枝为签,红柳废叶废枝为引火之物,红柳树干为煤,等烟雾散开之后枝干已燃至红碳状,取两根直棍平行放于炭火之上分列两边的支撑木架上,红柳肉串就可一排排放置其上进行烧制,一般而言有盐即可,熟后肉质香嫩可口,入口后混合着些微的柳木清香和炭火的烟熏香味极是美味!其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了“孜然”和“辣面”更是广为流传。后来更有喜好美食者将肉切成块后放入蛋清、洋葱、盐、植物或者动物油脂进行腌制,其后穿串而烧烤更是味入三分,香入舌腹!按照比较正宗的烧烤羊肉工序来看,目前能在新疆找到的地方已经极少了,只有在新疆南方比较偏远地区如“和田”、“且末”等地还能一觅踪迹,其它的新疆本地烤肉大多是支长条型一铁皮炉子就着煤火进行烧烤,好吃点的提前腌制或者火候掌握的纯熟,不好吃的咸干焦散让人拍案叫骂!在川中某旅游景点外延处曾吃过一次烤肉,也是两民族同志在进行烧制,周围的游人也是趋之若鹜!签子是用本地常见的竹条,肉吃上去也是本地常见的家畜,调料除了盐孜然辣面之外还在肉串上不停的涂抹着清油,最后尝出了花椒还有淡淡的大料味飘散!
城市的发展进步需要多方面积极的尝试,其中环保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烧烤摊位的普遍而广布,炭火的烟气就成了城市治理的一项考量,室外不再允许用明火进行商业的行为,于是烧烤商们在室内开始采用电子烤架进行烧烤,以往夜市人声鼎沸烟雾缭绕的喧嚣热闹红尘俗世不复存在!现如今各地的烧烤店铺再很少用纯羊肉进行烧烤了,因着地域和材料的限制也很少有用新疆正宗的烤制方法来进行烧烤,大多数都是买来早已加工好的肉串,一串串粗大的竹签之上都是人工合成肉,经过了腌制和调料的掩盖后却也是很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