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时期,秦国疆域辽阔,逐步成为诸侯大国。虽未成诸侯盟主,但实力不容小觑。
秦穆公作为一代英主,自然是气度不凡,英雄伟岸。
秦穆公,名任好。秦缪公谥号穆公,后人也称其为秦穆公。他是前朝皇帝的弟弟。上任即亲自挂帅,领兵上战场打仗,胜!
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胜之。
过去打仗,冷兵器时代,短刀长枪大锤,战场上拼的是气力。如果秦穆公身材矮小,瘦骨嶙峋,无缚鸡之力,打仗就用不着亲自出马,点兵遣将即可。打仗时亲力亲为的皇帝,起码得体格好,才能震得住场子。由此可见秦穆公应该是一表人才。
秦缪公在秦本纪里,可谓浓墨重彩,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秦穆公不但是仁义之君,且因英勇善战,心怀雄韬伟略,目光长远,爱惜人才!最可爱的是替上大夫管教孩子,把不成器的娘炮儿子培养能带兵打仗的英雄。
下面就分别说说秦穆公的特点。
秦穆公的第一大特点是,爱打仗,戎马一生,平均四年打一仗。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司马公在书中记载的战役有:穆公元年伐茅津;五年秋伐晋,战于河曲;十五年晋攻秦,穆公发兵;二十年,秦灭梁、芮;二十五年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后罢兵;三十二年,欲袭郑,却灭滑;三十四年,伐晋,不利归;三十六年,再伐晋;三十七年,伐戎王,共十次大大小小的战役。
从古至今,打仗打的是国家财力。穆公时期,秦国的家底已经很丰厚,所以穆公说打架就打架,没有丝毫后顾之忧。
打架的结果就是秦国的疆域扩大。后人这样评价穆公:
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
说秦国,家底丰厚,还有另一个依据。秦穆公爱惜人才,不惜重金聘请人才。家底不厚,哪来重金?秦穆公的第二个特点是惜才。
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金赎之......
于是缪公使人厚币迎蹇叔......
秦缪公示宫室、积聚。
打仗胜败乃兵家常事。最终能胜利还得有谋士贤臣相助。所以秦穆公在招聘人才时,从不吝啬金子。
秦穆公雄韬伟略,目光长远是他第三个特点。
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背约不与河西城,而杀里克。丕郑闻之,恐,因与缪公谋曰∶“晋人不欲夷吾,实欲重耳。今背秦约而杀里克,皆吕甥、卻芮之计也。愿君以利急召吕、卻,吕、卻至,则更入重耳便。”缪公许之,使人与丕郑归,召吕、卻。吕、卻等疑丕郑有间,乃言夷吾杀丕郑。丕郑子丕豹奔秦,说缪公曰∶“晋君无道,百姓不亲,可伐也。缪公曰∶“百姓苟不便,何故能诛其大臣”?能诛其大臣,此其调也。”不听,而阴用豹。
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馀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
先不解释了,明天接叙!因为刚才简书打开好像又出问题了,先更文,余下的明天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