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睹海棠“小家碧玉”忆芳邻“黄四娘”

前言


寒露。申城。桂子飘香。

偶翻旧文,又见《南国之春》:小家碧玉粉面含春;黄四娘家一树繁花。时过境迁,文中依然是春光依旧,笑语依旧...


南国之春

被主人称为”小家碧玉“的徐家海棠

入秋的申城,当桂子飘香的时候,传来了南国春讯,海棠花浅如粉面、深如胭脂,映入眼帘顿觉秋窗平添一道春光。

”小家碧玉“海棠之二

徐先生拍摄了自家的海棠,还受邀观赏了邻家花园。其中一棵高大的海棠树十分壮观,抬头望去,一树繁花让人看花了眼。相比之下,徐先生称自家那棵一人多高的海棠为“小家碧玉”,而我却想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于是,就戏称这位芳邻为“黄四娘”。

“小家碧玉”海棠之三

后来我们常以“黄四娘”说事:

“嗨,今天黄四娘家去了没有?” 

 “没有,哪能每天去呢?过两天,请黄四娘过来看看我的玫瑰花。”

呵呵😊,像煞有介事,大作家的芳邻好像真是黄四娘哩!至于“黄四娘”的来历,还得从大文豪苏东坡说起——

“小家碧玉”海棠之四

苏东坡为人写字时常抄录杜诗,《江畔独步寻花》最常写,他有一篇《书子美黄四娘诗》说了自己喜欢这首诗的理由,还顺带抒发了一下感慨:

“子美诗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昔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黄四娘独何人哉,而托此诗以不朽。可以使览者一笑。”

苏东坡贬谪惠州,曾寓居嘉祐寺,寺东南有个农家小院,整日闭门,苏东坡未曾在意。然而春天一到,百花盛开,满园春色。苏东坡为之“惊艳”,扣门求观。这家的主人是一位白发青裙的林姓老太,在此独居三十年。苏东坡为林老太太的人生感叹,然后赋了一首五彩缤纷的观花诗:

大海棠繁花之一

[ 宋 ] 苏轼  原题: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矣。感叹之余,作诗记之。

缥蔕缃枝出绛房,绿荫青子送春忙。

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佛桑:朱槿)

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

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大海棠繁花之二

“黄四娘”是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的诗中人物,有人说是个青楼歌妓,有人说是个邻家女子,有人说是个妙龄花禅,有人说是个富太太,有人说是个老婆婆,众说纷纭。因为杜甫的诗,黄四娘成了一位大名人,所以苏东坡不禁感叹:杜甫一首小诗就让黄四娘不朽了,而齐鲁有位风光威猛的大臣却连个姓名都没留下!

子美诗中黄四娘,白发青裙林氏妪。

“黄四娘”在杜诗中不朽,又因苏文流传,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诗意的名字,更是一个幸运的名字。


后语

时光里几番花开花落,小家碧玉也长成了大家闺秀了吧?远念。🌹

2018年秋作文2024年秋修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