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二,串完亲戚,计划下午出去玩,可天空阴沉沉的,偶尔有几滴雨点洒落到前挡风玻璃上。天公不作美,计划因此而搁浅。
我和女儿在车上,她打开车载多媒体机,“还看春晚节目吧”,她对我说到。“我(手机)热点没有开,看不成。咱们听收音机(上的歌)吧”说着,我打开收音机,搜索频道。
“爸爸,收音机是啥?”
“收音机是语音广播,依靠天线收到信号,不需要流量,听着很好的。”
我调到FM105.3波段,清晰的声音,纯净的音质立刻响起来,悦耳动听。熟悉的旋律,别样的味道,动人心弦,沁人心脾。听声音像是任贤齐的歌,悦耳动听,不知歌名又有何妨?伴随着广播声,我的思绪被飘到了,十六七年前的大学时光。
那时的我们,还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入学报到时,学校给每人发一台收音机,银色的,约七八寸大,二厘米厚,可单手操作。彼时,那收音机是时髦的“玩意儿”,与我们朝夕相伴,排忧解遣。每天夜晚,灯息就寝,戴上耳机,打开收音机,音乐响起,心情愉悦。电台广播的声音,温馨而有磁性,祛除内心的寂寥,润泽了青春的心灵。一个个夜晚,美妙的旋律,伴我们进入梦乡。
那光阴,那情景,突然被撩起,至今仍倍感温馨,难得难忘。然而,悠悠岁月,往尘如烟,它已成尘封的记忆,永藏在了心底。
偶尔被淡淡地唤起,留下的,是唯美的回忆。问君梦里想起,曾忆否?
每逢考试,是收音机正式大派用场的时候了。同学们人手一个,佩戴耳机,娴熟的搜索听力波段,迅速地进入到了考试状态。此时我们方知,这收音机乃为英语听力考试的专用“神器”。寻常的娱乐广播,不过是它的“副业”而已。记得一两年后,四、六级英语考试,听力设备被头戴(大)耳机替代了。其间,手机渐渐兴起,视听穿戴设备也多了起来,那收音机慢慢地被遗忘在了角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只在毕业收拾行囊时,抑或会无意间“翻”起那曾经亲爱的收音机。可是,谁会在意它呢,至多是留意一眼,或者一点心酸罢了。而它的过去,又有谁会去珍惜呢。就像转瞬即逝的青春,当你回头在意它时,它已离你而去了。
接着,广播里又响起周杰伦的声音,让人倍感亲切。周杰伦是八零后的陪伴,他的歌曲把人带回到过去的记忆。与时同此,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确认刚刚听到的一首,是任贤齐的《少年游》。对八零后,任贤齐的歌,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无人不晓,备受喜欢。难怪刚刚一打开收音机频道,就被它吸引,如痴如醉呢。
收音(机)广播往往能吸引人,在于它内容(歌曲)的精挑细选,在于播音员的用心细心,在于他们富于磁性的声音,以及与听众的沟通和交流,瞬间捕获你的芳心。这,或许是信息万变时代收音机生生不息,永葆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突发一点感想,我一边听音乐,一边记录着心情。女儿就觉得没趣了:“爸爸,这听着又不能看,没有意思。”
“好吧,那我给你搜一个电视看看。”
说着,我打开了手机热点。我知道,收音机对女儿是陌生的。而对我们,它是青春的陪伴,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有机会,瞅个时间,我会把收音机的故事讲给女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