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律所像公司一样,几个老板招人打怪升级,顺便通过剥削员工剩余价值,完成股东富裕目标。
中国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公司制律所,律所更像菜市场,律师都是里面摆摊的个体户,自负盈亏,努力实现个人富裕,顺便唱唱共同富裕的赞歌。
2.律所主任就像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大股东一样,BOSS光环护体,有绝对权威,呼风唤雨,律师都要马首是瞻。
律所主任更多时候只是合伙人授权的“临时管理者”,没有薪酬也没有权力,不能给律师升官发钱,也没有能力指挥律师,只能通过公共奉献或超强卖菜能力获得律师的尊重,礼尚往来。
3.律所越大服务越好。
大菜场不一定卖的菜就更好,菜好不好要看摊主(律师)的情况,但是大菜场确实具备眼界广、调菜方便等优势,可以提高选择的成功概率。
4.律师越老越吃香,胜诉要靠老司机。
老司机是开车多的司机,不是年龄大的司机。法律环境和市场需求都在快速变化,有些事情年龄大的反而不懂。
5.服务是律所提供的,律师只是销售人员,不对,是技术员,不对,是公关人员。
服务是具体律师提供的,律师卖的是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作为一个卖身的职业,律师即是业务员又是技术员还是保洁员、公关、客服……
6.律师是精英职业,一定很挣钱。
每一位律师,其实都是创业者,都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作为一个卖身的职业,生产工具自带,不需要大量资本金投入,确实具备保本优势。但上帝总是公平的,律师收入受限于“时间卖出量”和“单位时间售价”两个要素,其中,“时间卖出量”存在一天24小时的天花板,“单位时间售价”又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客户支付能力。因此,律师盈利容易、亏损难,小康容易、挣大钱难。
7.法律的事情很难判断,有风险就不能干。
绝大部分的法律需求并没有那么难,对律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也不高。风险判断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知道有多大风险,能够将风险分级支撑决策才有意义。
8.中国律师行业营业收入总量才几百亿元,是个不值得关注的小众市场。
法制化的进程正在推动这个行业快速成长,五年后5000亿应该不成问题。重点是,这是一个净利润率在50%以上的行业。这还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绕不过去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