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机会靠谱的好朋友提起将去捷克自由行,攻略全方位已经做好,万事具备,看过她的行程单之后,心痒之余恰好小孩又已断奶,便一拍即合。时隔两年一直蠢蠢欲动的旅行,终于可以实现了。
一本LP在手,就这样出发吧~
小伙伴们都说非常实用~
从东八区到东一区,飞行十多个小时,脑海中走马灯般地构思起捷克这个国家:中世纪波西米亚、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昆德拉和卡夫卡、文艺复兴、千塔之城、金色的布拉格……,从历史到文化,光是这些辞藻堆砌起来,就让人浮想联翩。
与其说是一次经历,更像是一次总结,在经过人生重要阶段之后的心境确实变化很多。年幼气盛的时候,总想要探索旅行的意义,总想追求这种特有的仪式感起码给我一次gap year式的新开始或者新变化。但现在早就知道,旅行是没有意义可言的,绝对不会是什么心灵的净化或者灵魂的升华,它能给你的感动可能是瞬间的当下,但回忆起来确实永恒的。
一周时间,仅仅只是呆在布拉格和周边地区,卡罗维发利和克鲁姆洛夫,都是距离布拉格两个半小时车程的周边小镇,坐着大巴的路途风景都觉得两者风格各异,中世纪童话屋与巴洛克风各有千秋,来到这里更是都会惊叹他们的美貌,但是却感觉毫不生疏,那可能在孩童时期就已经见过他们在明信片上的样子。
初次相见之时,不禁让人想起《哈尔的移动城堡》和《猫的报恩》的片场,波西米亚这四个字从来都是和自由浪漫主义的情怀一起出现,构成一幅笔触成熟的水彩画,色彩明媚又不显轻佻,建筑与配色相得益彰。
在欧洲都算是热门的旅游地区,但是在这里还是少见接头暗号是单反和三脚架的中国旅游团,再一次心存感激享受着清晨漫步的自由感,陆游说,远游无处不消魂,不免想拥抱这份姗姗来迟的共鸣。
登上布拉格城堡高点,作为捷克首都所散发出来的城市气质,整个城市和他所承载的漫长岁月都变成配角。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依然大体保存完好的老城区,留下了众多风格各样的古典建筑,构建出布拉格让人惊叹的城市美学。
在木偶剧院看完一场唐璜的演出,出来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抬头看到靛蓝的夜色,突然想起夏目漱石的月色梗,觉得甚是浪漫。
特别喜欢一个城市的文艺细胞,经常会看到在布拉格街头演奏的弦乐四重奏,他们还一边唱着应该是自谱自编的歌,节奏轻快而纯粹,充当着这个城市的背景音乐显得最好不过。
欧洲的牛排确实甩出国内三线城市的连锁西餐厅几条街,每次用刀叉吃牛排内心都忍不住想用莫迫桑的语气写出像初中语文课本那样的吃生蚝的情节。入口刹那间,一种特有的鲜甜味和当地调味浓郁结合的口感立即传遍全身。味道是醇厚、活泼、密质的,又通体鼓动着一种对于自身食材新鲜的自信。坐在河边的餐厅阳台,边吃边听着绕城河缓缓流淌的声音,再喝一口最适合夏天的加冰mojito。那个当下,你就会突然觉得,人生的意义,根本就是旅行。
适宜的天气,思绪足以畅游方圆之外。
在列侬墙面前,总会有用吉他弹唱的歌手,像吟游诗人般,用歌声吸引着各国的年轻人,以和平与爱的名义,冥冥中被一种莫名的力量集中起来,听他唱着披头士的歌,心中微微充满感动。
在《超时空要塞》里不记得是不是雪莉问过的话,“为什么人类会想要唱歌,想飞到世界的尽头”,片中的回答已没有印象,但是那时候那个高清的宇宙战斗画面配上演唱会激昂的背景音乐,确实有震撼到我那时还略带中二的心灵。
我们所执迷的生活状态,不过是在简单的日常中与有趣的灵魂交谈,在现实惬意的环境中找寻更与众不同的自我价值,在一个有温度的社群氛围中拥抱更亲密的家庭、邻里与自然关系。这样的总和,一直期望达到jack kerouac所写 “愿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状态,要怎样的不忘初心,在世俗的战斗中披荆斩棘,展现出如同斯内普教授说出“Always”时般的坚定眼神和坚持内心。
刚工作那时候,总喜欢看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之类的一些文章,那时候的自己,总觉得很多事情都处于说了矫情与不说憋屈之间,少年不知愁滋味。
不管旅行了多少次,终究还是会回到那个每天上班回家休息就带娃的hard日常模式,怀揣着理想在现实的泥沼中挣扎着前进。
只不过现在要问我,折腾了这么久,到底想给自己一个什么目标的话——
有了强大的能力之后还能够保持一颗善良而谦和的内心,想成为这样的人。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觉得,这个世界很有趣,需要有一个心灵相通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与你支持与分享。
写在而立的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