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之旅(一)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欢笑或泪水停留。在这样一个瞬时性组构的世界里,一切选择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结果都变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像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我随意想到了这段话,想起了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没有道理的,非要将它收纳进来,没有逻辑可遵循,我一直都这样。因此怎么决定要去美国的我也记不太清了,算是蓄谋已久的事吧,是某一天的一个突然决定,但这个决定从准备签证到出发还是经历了三个多月。
重庆直飞纽约航线北京时间22∶00从江北机场起飞,我们乘坐是海南航空公司的客机。我猜想直飞美国领土的任一航班价格都像美国领馆一样高傲,尤其最近几个月,中美关系有点紧张,不知机票价格上涨没有,反正我报的是团游,是一口价,票价多少无所谓,也不想知道,上了机就听人宰呗。海航飞往纽约的航班执飞的是空客787-8豪华宽体客机,只有商务舱和经济舱两等舱位。而我记忆很深的一次坐豪华客机,不知道为什么,有幸路过了头等舱、商务舱、超级经济舱、普通经济舱,当我带着旅行的兴奋从头等舱走到我的座位,短短几十米的路程,好像经历了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在排队登机时,有幸被点出来特别检察,从头到脚又搜了一遍,不过我不用排队优先登机了。跟登机口穿着绣花白色旗袍的漂亮空姐打招呼之后,径自找经济舱我的位子,只听见叽里呱啦的一片五湖四海的乡音,有的听不懂,但是觉得好听,看上去没几个老外。起飞后有的人翻起托板,打开电视,或者看故事片,或者看飞机即时航行信息,如飞行高度啦,飞行速度啦飞行时间啦以及外部温度等等。我坐在靠窗位置,用手机想拍些航空美照,但天色太暗了,无赖只有呼呼大睡了。好在机舱内有空调,保持着适当的温度,飞机外部的温度在一万米的高空,往往是零下几十度!飞行了个小时后,我们在飞机上用餐,空姐推着餐车,把一份份用餐分发给旅客。有米饭也有面条,我要了牛肉面,还有适量的晕素混合菜,还有面包和黄油,吃起来倒也可口。用餐前后,空姐们供应各种饮料,开水啦或者一些果汁类,人们根据各人自已的需要而定。大概是饮料喝得多,厕所就忙起来了。我连续喝了两杯冰镇椰子汁加一杯橙汁,WC有点频繁,后来干脆找了个空位坐,免得打扰人家。
当地时间次日00∶30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飞行时间约14小时。虽说长途的飞机旅行很多次了,可是经历飞机平稳落地之后,我下意识有一阵兴奋,要是有点掌声就好了。可当我走出机舱之后,兴奋陡然变成失落。飞机降落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肯尼迪国际机场4号航站楼,本来以为迎接我的是什么高大上的到达大厅,而事实让我这个土包子很震惊。从海关到行李提取处,从接机大厅到出租车等候区,哦,不对,那不应该叫做接机大厅,一句话“好小啊”。我虽然去的地方不多,但至少抵达过十几个国内国外的国际机场,真的有点小、有点旧,跟天河机场旧T3大厅差不多,现在无论天河机场还是江北机场要丢他好远了。纽约是怎么搞的?为什么会是这副样子?过海关之后,真是冷清的有些可怜,实在没什么没逛的。
翻出以往的记忆,关于纽约最初的印象只有一句话:如果你爱她,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送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如果你知道这句话的出处,那跟我一样,彻底的暴露了年龄——这句经典的台词出自九十年代的一部国产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二十年前的纽约已是天堂地狱,我相信二十年后的今天一定把这天堂与地狱的距离拉扯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旅游的接机服务衔接倒是顺利,就是已过了两点,我们的车子快速奔了出机场区。我正纳闷儿,杨导开口了,这里是布鲁克林区,纽约就是这样,皇后区、曼哈顿就繁华多了,我们等会落脚的地方在新泽西州。一路奔驰,车上再也没说话,我安静的看着窗外这座心心念念的城市,稀疏的建筑,破旧的街道,路灯也寒碜。大概40分钟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一个叫Days hotel的旅馆,洗洗歇歇,期待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