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一、写在前面 - 禅的历史
这本美妙之书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铃木俊隆
禅师。公元520年,达摩
东来,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至六祖慧能,诞生了真正的中国禅。禅僧们把禅修纳入了生活的轨道,饥来吃饭困来眠,以这样的平常心去修行。9世纪时,洞山良价和他的弟子曹山本寂创立曹洞宗
(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之一),以缜密稳实的禅风接引信徒。
曹洞宗的创始人洞山良价,曾经经过一条溪水,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彻悟。
13世纪,道元
禅师把曹洞宗从中国带回到日本。差不多七百年后,铃木俊隆又把曹洞宗传到了美国。1959年,55岁的铃木俊隆来到了美国,归期数次更改,最终他决定留在美国。于是,他1961年在旧金山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禅寺塔撒加拉山僧院以及旧金山禅院。在美国弘法12年后,他在1971年12月4日圆寂。
日本有两位对西方最有影响的铃木禅师,
铃木大拙
的禅是风风火火的,反观铃木俊隆
的禅则显得平实无奇。
二、关于乔布斯与禅
1、与乙川弘文
乙川弘文
,日本曹洞宗僧侣,长期在美国宣教。
最广为人知的是,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办者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精神导师与好友。他曾于1991年3月18日主持史蒂夫·乔布斯和其妻子劳伦·鲍威尔(Laurene Powell)的婚礼。
2、与《禅者的初心》
年轻的时候乔布斯也读过这本《禅者的初心》,并在后来把禅的精神体现在后续的苹果产品上。
乔布斯的决策也更多的倾向于直觉而非纯理性。
正如爱因斯坦说:“直觉的大脑是一件极其珍贵的礼物,理性的大脑是一个忠实的仆人,而我们创造的这个社会总是推崇仆人,却忘掉礼物。
3、更多
等我看完《乔布斯传》后分享。
三、关于禅
1、什么是禅
(1)解释一
禅
即当下。修禅
即体悟当下。
跟
道
的区别:道即轨迹或规律。求道
即发现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规律。
(2)解释二
禅
是梵语Dhyana(音译为禅那)的简称,禅那与禅定可视为同义词;英文指静坐冥想 (deep meditation),源于印度古经典《奥义书》中的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是佛教采用的一种修持方法,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
2、如何坐禅
(1)莲华坐
当我把左脚放到右边,同时也把右脚放到左边,我就不会知道它们哪一只是右脚,哪一只是左脚。两者同时都可以是左脚或右脚。
保持脊骨挺直,不要挨着或靠着什么东西。
用腹部呼吸
代替胸部呼吸,就是把横膈膜往下压向丹田。
(2)禅定印
手掌朝上,右手手背放在左手掌中,两手中指的中间指节相触,两根拇指上举,指尖轻轻互触(就像是中间隔着一张纸)。这样一来,你的双手就会构成一个漂亮的鹅蛋形。你应该小心翼翼地保持这个手印,就像是手里抱着什么极其珍贵的物品那样。双手应该贴住身体,拇指举在肚脐的位置。两只手臂自然下垂,微微离开身体一点点,就像是它们各自夹着一颗蛋那般。
3、什么人适合坐禅
所有人都适合坐禅,而且打坐越困难的人越适合。
如果你研究过书法,你就会发现,能成为最优秀的书法家的,都不是特别聪明的人,那些非常聪明的人通常到达某个阶段后就会停滞不前。
深有体会,内向的人会比外向的人更能察觉交往的细节。
所以我认为,最上等的马有时就是最下等的马,而最下等的马有时就是最上等的马。
打坐有困难的人要比打坐容易的人,更容易兴起真正的求道之心。
所以谈到禅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他资质很棒”“他资质很差”这一类的话。
4、什么时候坐禅
当你感到痛苦时,最好的对策就是打坐。
当你感到快乐时,最好的对策也是打坐。
5、什么地方坐禅
当你是你的时候,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坐禅。哪怕你是“躺”在床上,一样可以是坐禅。
当然这是很高的境界了,我先老老实实的来。
6、坐禅有什么好处
坐禅就坐禅,不为别的。
我们打坐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打坐只是我们真性
的表现。
就像我们应该品味手边正在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别的事在做准备。
7、众生一起来坐禅
活着无可避免地只能活在烦恼中。要解决烦恼就是要成为烦恼的一部分,与烦恼合而为一。
当你坐禅,你的烦恼也会跟着坐禅,万物也会跟着坐禅。只要你是在坐禅,那么,即使你的另一半是躺在床上睡觉,他/她也同样是在坐禅。
只要你是真正在坐禅,那众生就会在同一时间修习我们的禅道。
而我们也可以毫无烦恼地尽情享受生命。
四、关于初心
日文里的“初心
”一词,意思是“初学者的心
”。
永远当个新手,保持对事物的好奇、敏感和探索。
五、关于杂念
事实上,水总是带着涟漪的,涟漪就是水的修行。
在坐禅时,如果你想获得完全的平静,就不应该被心中出现的各种杂念困扰,应该任它们来、任它们去,然后这些杂念反而会被你所控制。
如果你的心与某种外在的事物产生连接(比如产生杂念),它就会沦为一颗“小心
”,一颗有限的心。
坐禅时不要刻意压抑思考,让思考自己停止。
任何刻意的努力都是不好的,因为这会助长心产生更多的涟漪。另一方面,没有努力,绝对的宁静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我们应该把这种努力永远持续下去,但却不应该期望可以到达忘记一切努力的境界
“心包含了―切。”当你以为有什么从外头进来了,其实没有任何在你之外的东西可以引起困扰。你心上的涟漪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只要你不为杂念所动,它们就会逐渐平伏下来。五分钟或顶多十分钟,你的心就会完全平静下来。
六、关于二元性
我们对人生的一般理解是二元性的:你和我、这跟那、好与坏……
但一切
二元性
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
虽然说有“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分,但实际上,世界就只有一个。在这个无限的世界里,我们的喉咙就像两片活动门,气的进出就像是有人穿过这两片活动门
。
还看过一个说法,说宇宙和我们的消化道是一个世界,而脏器等身体组成我们自己的小世界。
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
2、善与恶
善与恶只是存在于你心里的东西。
当你有“这是错的”的想法时,就会给自己制造出困惑。所以在清净宗教的领域中,是没有时间与空间或是对与错这样的困惑。
在坐禅时,不应该有时间或空间(时空)的观念。这样才没有困惑存在的。
3、依赖与独立
很多事物的关系都是跟青山白云的关系相似,像是男与女、师父与徒弟,彼此都互相依赖。但白云不应被靑山打扰,青山也不应被白云打扰,两者都是相当独立,但又互相依赖。
4、平衡与秩序
任何东西之所以看起来美,就是因为它失去了平衡,但其“背景”却总呈现完全的和谐。所以,如果你只看到万物的表象,而没意识到作为它们背景的佛性,就会觉得万物都在受苦。
所以,我们的禅道有时会正面肯定生命的失衡性或失序性。
就像古代画家喜欢在画面上点上一些杂乱无章却深具艺术韵味的点,这是相当困难的。
面对失去平衡和秩序,要是对他们置之不理,那是不对的,是“下下策”。“次下策”就是试图去驾驭他们。“上上策”是看着他们,但只是看着,不存有任何想控制他们的心。
5、色与空
换句话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仍然是一种二元思维。幸而,《心经》接着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就没有二元论的问题了。
如果你想充分欣赏某个事物,就得先忘却自我,像漆黑夜空接受闪电的态度一样来接受它。
6、动与静
“在不动中寻静容易,在动中寻静难,但只有动中之静才是真正的静。”
7、规则与自由
时间不但不是从过去前进到现在,反而是从现在走向过去。
向东走一里就是向西走一里。这是真正的自由。
佛系跟阿 Q (精神胜利法)只有一线之隔。
但没有一些规则规范,就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
对美国人来说尤其如此。你们强调自由的观念,而这个自由的观念又以身体以及行动的自由为核心,但这种观念导致你们精神受苦,并且丧失了自由。
深以为然!过于放纵其实也丧失了自由!
印度人认为,人的精神层面受到肉体层面的束缚,所以在宗教修行上致力于削弱肉体的成分,好让精神得以强化和释放出来。
佛教中,佛陀在成佛之前曾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麦”(一天只吃单一的带着谷壳的麻米和麦子,而不再吃别的东西),没有获得成就,且几乎饿亡,故佛教并不赞成苦行。
8、爱与恨
在爱中应该有恨——或曰无执
,在恨中应该有爱——或曰接纳
。
无执:不执着,不拘泥。
爱与恨是同样的一回事。
不管我们对野草观感如何,我们仍然应该接纳野草。如果你不喜欢它,你大可不必去爱它;如果你爱它,那你就去爱它。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我们佛教徒不会有唯物或唯心的观念,不会认为物只是心的产物,也不会认为心只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我们常常在谈的身与心、心与物,其实都是一体的。
七、关于开悟
佛学里,渐进的顺序是:
开悟 -> 涅槃 -> 成佛
。
开悟是一种超越二分法或感受的经验或意识。
所以,我们不应该问:“什么是开悟?”问这样的问题,表示你不明白禅的经验为何。
我们修禅是为了表现真实本性,不是为了得到开悟。
八、关于理想主义
如果你打坐累了,或者对打坐产生厌烦的感觉,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个警告。那表示你的修行太理想主义,表示你有贪念,修行不够淸净。
所以我们强调,修行不能太过理想主义。
叩头时叩头,打坐时打坐,吃饭时吃饭。
这个在日文里称为“一修定
”。“一修”是指一次的修行,“定”则是专注的意思。
专注
不是死命盯住一样东西。坐禅时,如果你使劲观看一个点,那大概五分钟就会觉得累,这不是专注。专注意味着自由,所以你的努力应该不指向些什么,你应该专注于“无”。
一个艺术家如果太理想主义,到头来只有自杀一途,因为在他的理想与他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一条大鸿沟。
参考《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路波的自杀。
我们应该致力在不完美的存在中找到完美的存在,应该致力在不完美中找到完美。
九、关于清净
所谓“清净
”,不是指擦拭某样东西,使其从不干净变回干净。所谓“清净”,指的只是让事物“如其所如”。当有多余的东西加到其上面,它就不再清净。当某样东西变为二元,它就不清净。
必须时刻警惕出现二元论。
把多余的东西从我们修行中除去。
你认定“坐禅”可以让你得到些什么,你的修行就已经不清净了。要不以追求结果为目的 。
如果你修行得很好而因此心生骄傲,这个“骄傲”也是多余的成分。
与其搜集一堆知识,你更应该反过来把自己的心清理干净。心一旦清干净了,真正的知识就是你已具有的。
只要能够对宁静、平常的修行持之以恒,你的人格特质将可建立起来。如果你的心老是忙个不停,就不会有时间去建立你自己的人格,而你也将不会有所成就。
但清净不代表你要完全忘却所有:我们不应该忘记做过些什么,但却不该在记忆中留下一个多余的痕迹。留下痕迹和记忆往事是两回事。
十、关于给予
自然界的每一个存在、人类世界的每一个存在、我们所创造的每一件文化产品,都是“被赐予”的,或者说是“被赐予给我们”的。
而同时,我们又是在给出一切的。
佛教用语中有所谓的“布施波罗蜜
”。“波罗蜜
”的意思是“渡”或“到彼岸去”。我们的人生可以视为渡过一条河流,我们的人生目的是要努力到达彼岸——涅槃
。
涅槃的佛教原指是经过修行,达到超脱生死、超脱一切烦恼的精神境界。
只要有正确的精神,那么我们所做的、所创造出来的—切就都是“布施波罗蜜”。
创造活动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坐禅结束后我们对自己的觉知。
当你存在,万物就会存在,一切都在同一刹那间被创造了出来。
因为你看着它,它才会消失,如果你不看它,一样东西又怎么可能会消失?这就是对自己的觉知的重要性。
第二种创造就是当你在活动、制造或是准备某些东西像是食物或茶的时候。
第三种是你在自己里面创造了些什么,例如教育、文化或艺术。
通常每个人都会忘了坐禅,每个人都会忘了上帝。他们卖力于从事第二和第三种的创造,忽略了第一种。
十一、关于禅公案
禅公案
的公案
,原义为中国古代官府的判决文书,后用禅公案作为禅宗术语,指禅宗祖师的一段言行,或是一个小故事,通常是与禅宗祖师开悟过程,或是教学片断相关。
有一个著名的禅公案提到了青蛙。青蛙是很有意思的生物,它的坐姿宛如打坐,但它却不觉得自己在做什么特别的事。
十二、关于我
出生以前我们是没有感觉的,我们与宇宙一体。
出生让我们脱离这种一体性(就像那些从瀑布泻下而被风或岩石分隔开的水),让我们有了七情六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考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自我中心的。
叩头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自我中心思想
而我”的观念只是迷执,会蒙蔽我们的佛性
研究佛法是为了研究自己,研究自己是为了忘掉自己。
我们的修行是以大乘的精神来进行小乘的修行。
十三、关于人际交往
一个人如果不了解他的师父,就不配称为弟子。
我们说话时,总牵涉主观的意向和情境因素,所以完美的表达是不存在的,任何语句多少总是有所扭曲。
看过现代沟通学,也提到了表达中不可避免会失真。
你应该自然而然地表露你自己。禅道极重视坦率。你应该忠于自己的感受,忠于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要刻意迎合别人,最重要的是如实表达你自己,这样你才会快乐,别人也才会快乐。
如果你对某人说什么而他不赞同,不要尝试从知性上说服他。不要跟他争辩,只要听他的反对意见,让他自己发现自己错在哪里。
听别人说话时,你应该把所有的成见与主观意见摆在一边,就只是聆听对方说话和观察他说话的方式,不可以有太多对与错、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我们应该只是聆听和接纳,这才是我们与人沟通的正确方式。
但是通常,我们听别人说话时,都只是听见自己的回声。
另一种危险是拘泥于言词的表面意义。
要是别人说的话让你不高兴,你应该把感觉表达出来,但不必加上任何额外的评论。
我们应该要有耐性和恒心,一点一滴地找出怎样的生活方式适合我们,怎样才是我们与自己相处、与别人相处的最佳方式。这样一来,我们就有自己的一套
戒律
。
十四、关于自然和无
植物或石头要顺其自然
完全不成问题,但人们要顺其自然却不容易,而且是大大的不容易。
例如,当你在听讲时,不应该有任何自我的观念。你要忘掉自己的想法,只是聆听对方说话。让你的心保持“无”的状态,就是自然,这样你才会明白对方所说的话。
反过来说,如果你用某些观念去跟对方说的话做比较,你就不会全部都听进去。你的了解会是片面的,而这就不是自然的了。你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全心投人,你应该完全奉献向己,这样你就会得到“无”。
但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无”,你就会拥有一切。
无中生有。
想要了解佛法,你必须先忘掉所有先入之见。
无心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然,你就会把自己和坐禅分成两边,你在其中一边,坐禅在另外一边。这样,你与坐禅就会变成两回事。
但我说的“无”不是指虚无,这“无”是某种东西,是某种随时准备好披上特定形相的东西,而在其活动中具有某些规则、理论或是真理。
万物无非是浩瀚表象世界的一下电闪。
当这样的存在被人格化时,我们称之为“佛”;把它理解为终极真理时,我们称之为“法”;当我们接受这个真理,并把自己视为佛的一部分来行事时,我们称自己为“僧”。
僧院生活就是平常生活,倒是那些从城市来上香的人才是不平常的人。看到他们,我们心里会想:“啊,来了一些特别的人呢!”
只有从寺外来的人才会感受到寺院的修行气氛,身在其中的人实际上是不知不觉的。
十五、禅宗是宗教吗?
尽管这个国家有许多人对佛教感兴趣,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对佛教的清净形式感兴趣。大部分的人感兴趣的是佛教的教法或哲学。他们把教法或哲学拿来与别的宗教比较,然后指出佛教在理性上更站得住脚。
这形同一种亵渎。
我们修行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持真实本性的本来面貌。我们不需要用知性去分析我们的清净本性,因为本性
超越知性
的理解之外。我们也不需要去欣赏本性,因为它超越我们的欣赏之外。
但我们会把日常生活视为我们清净修行的延续。
有些人说禅宗不是宗教,也许是吧!或者禅宗是“宗教”出现之前的宗教。
佛陀的原初教法中,包含了所有的佛教宗派。既然身为佛教徒,我们的努力也应该以佛陀为榜样:不执著于任何特定的宗派或教义。
宗教一般都是在意识的领域中发展自身:建立紧密的组织、盖起漂亮的建筑、创作出音乐、发展一套哲学等等,这些都是意识世界的宗教活动。但是,佛教强调的是非意识的世界,发展佛教最好的一种方式是坐禅——只管打坐,与此同时,也要对我们的真实本性坚信不疑。这个方式比看书或研究佛法的哲学要好得多。
当然,研究哲学也有其必要,它可以增强你的信念。
在讨论佛教时,我们应该使用最寻常、最普遍的方式,而不应透过玄奥的哲学思维来推广我们的禅道。
不然我们会反过来被信仰所捆绑,产生更多的烦恼,成了佛教的囚徒。
唯有透过实际的修行而非透过阅读哲学或沉思,我们才可能了解佛法是什么。
所以哲学讨论并不是了解佛教的最佳方式,如果你想成为地道的佛教徒,最好的方法是打坐。
你不可能透过活体解剖而找到佛性,实相是无法用思考和感触的心灵去捕捉的。
如果你刻意去了解佛性,就不会了解佛性;如果你放弃了解佛性,则对佛性的真正理解就唾手可得。
总结
1、有时,直觉比理性还重要。
2、禅仅需静坐冥想。
3、坐禅不要有功利心,只是坐禅。
4、不忘初心。
5、时刻警惕二元性的思想。
6、保持清净之心,剔除多余。
7、多给予。
8、人际交往中,表达要坦率真诚,聆听需抽丝剥茧。
9、保持内心的无,你会获得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