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午后,收拾完屋子,洗掉洗衣机里的衣服,把要吃的食物准备好,然后,一下子闲下来,周围很安静,看窗外,花儿又开放,鸟儿在呢喃,给自己泡一杯茶,有一种失落落的轻松。
有朋友私信问,最近怎么不见你发圈了?
是吗?哦,是有一些时日。原来的我,是否给人一种爱发圈印象?
是在忙于一些私事,有工作上的,有学习上的,有个人生活上的,有些应接不暇,精神确实有点紧张错乱,甚至有点反应不济。
也是会有些迷茫,觉得自己囿于一隅,总是无法破局。
我试图诚实地与自己对话,还原铺陈一件一件事,想找到一些困惑的症结所在,却发现,越较真,越难释怀,那么,凡事何不可糊涂一点,顺其自然?
仓央嘉措说,这世上,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似乎对,可偏偏又有点不甘心,人生一世,难道就为了活着一口气吗?果真如此,面对种种无端生起的意外、烦恼,又何必愁肠百结,遇到一些难题、困惑,也不会寝食难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2000年之前的司马迁,就在他“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借此指出,活着一口气,更为了一个犹可期许的目标。
可是,目标和意义又是什么呢?对于一些哲学上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以前会觉得很无聊,现在,人生走过了半程,也经历了一些风雨与人事,直觉得,这真的是影响我们一生选择与行为的问题,大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奈与认命。
反反复复,寻寻觅觅,每个人都在寻找,每个人都在求索,无论动机是心怀苍生的高尚,还是明哲保身的自持,如果能带来内心的宁静与踏实,都是幸福的。是金钱财富,还是功名地位,都无可厚非,只要过程与结果,都无害于世。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正因为如此,又经常自寻烦恼,自陷焦虑,越焦虑,就越不知所措,越不知所措,就越一事无成。
所以,不必好高骛远,不必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锁定目标,哪怕对别人来说,微不足道,能够将一件自认为受益的事,坚持成一种习以为常的习惯,都是一种成功的修行。
青春韶华时,那不盈一握的纤腰,那弱柳扶风的身姿,一定不曾想到,有朝一日,会变形走样,风姿尽失。95、106、110、…一路飙升到125斤,不是温度,是体重!会高估自己化腐朽为神奇的信心与能力,孰不知,战胜自己,拥有一副好身材,真的是对自己一系列品性的考量:自律、克制、坚持、勤勉…
戒除晚餐计划已实施有一周了,除了水果、坚果、酸奶,晚上不再摄取其它食物。刚开始,真是饿的胃都疼,再加上潜意识中的馋,让人很难熬,渐渐习惯,居然觉得很轻松,早上起来称体重,居然见效果。接下来,要恢复早晚软体操,想起年轻时在健身馆挥汗如雨跳的欢,现在真是蹦不动了。
碎碎念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幸福与悲伤的事,是无法公开分享的,所幸有你,我亲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