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进入到古典素描领域。开始动笔时孩子们一片哀嚎:这也太难了吧!做不到啊!这样的哀嚎在今年的课程里经常可以听见。因为大师没有把孩子只当成孩子,这一点从课堂视频就可以看出。项目课作品的难度更适合中学生和成人。但有意思的是事情总是这样一个循环:哀嚎——鼓励——投入——了不起。
今天哀嚎后,我们拿出了周六班同学的作品给大家看。年龄段有一年级、三年级、初中生。大家一致惊叹:“哇塞!这么好啊!太厉害了吧!一年级啊?!”。听到孩子们的反应很欣慰,他们的反应是哇~~真好,而不是切~~真丑。没有挑刺儿懂得赞赏。
群里的信息其实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只是内心觉得应该花点时间写下来,让你们知道你们孩子的美好和你们在育儿路上了不起的收获。不总说嘛,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看完同学的作品,大家不再哀嚎开始投入。其实他们本来就已经画的非常不错。课上总说,技能其实是最好提升的,年纪到了短时间内都能掌握。眼界、思维、创新能力等等都比技能更重要。眼都高不了,手不可能高。所以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从来不要求孩子画的像。
看到他们又开始投入,有感而发与他们闲聊几句:遇事不要先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觉得做不到大概是对结果要求太完美。放松下来,首先一点点发现自己的可以。用最大能力做完的事情就是当下最完美的结果。
写给孩子,写给你们,写给我自己。
又一周的一期一会美好结束。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