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入“孤独篇”的第7章。
标题是:讨好型人格
这样的人在我们如今社会上很常见,他们往往会表现的很热情,也比较能付出,和谁都能相处的来。
他们的口头禅是“你说的对”,“确实是这样的”,“没问题”等等。他们总是会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你说他们是大公无私吧,背后还挺不情愿,没事总抱怨,但也就私底下说说,到了明面儿上就又变成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了。
与这样的人相处,会有一种陷入泥潭的感觉,因为他们没有边界,我们似乎可以随便进出。但不要忘了,当我们接受了太多的付出后,他们就能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谴责我们,这样的关系是相互粘连,相互折磨的。
就好比一对夫妻,妻子任劳任怨,不管啥事她都操心,家里家外都照顾个遍,外人都说这个男人娶了个好老婆,但这个丈夫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每天都要承受老婆的抱怨和指责,说他家里的活儿什么都不做,也不关心她等等,这让他很是苦恼。
虽然这个妻子只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丈夫多关心一下自己,但她没有正面地去沟通,反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低的位子,从而获得所谓的优越感。
也就是说,我是“好人”你是“坏人”。
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双方的关系陷入僵局。沟通的桥梁也会因此慢慢被腐蚀,并最终完全断裂。这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表达的空间。
在一段关系中,我们什么时候想要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一般都是在遇到问题和冲突的时候我们才会去表达。从动物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比如猫平常是不会叫的,但如果它饿了,想要上厕所或者受到了惊吓才会发出喵喵的叫声。
我们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只要去想就什么事都有人帮我们做好,我们为什么还要说话呢?同样本来是自己做错了但别人先道歉了,那以后我们还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吗?
这些事看起来很荒谬,但在生活中常常都会发生。假如有一天真的可以意念交流了,我们确实不用说话了,但不要忘了沟通可不只是语言,它是处理问题的一个过程。只要我们还在与这个世界构成关系我们就需要沟通交流,这也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