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系统


项亮的书《推荐系统实践》


推荐系统的那点事 | IT瘾

http://itindex.net/detail/50820-%E6%8E%A8%E8%8D%90%E7%B3%BB%E7%BB%9F

//推荐系统的误区

刚接触【推荐系统】的时候,【协同过滤算法】大热, 我也曾经迷恋得研究过该算法,以为发现了什么宝贝一样。但是实际上,在工程中【协同过滤】出来的效果往往惨不忍睹,所谓的【算法工程师】每天能做的就是在那调整【协同过滤】算法的相关参数,然后看看第二天的点击率有没有上升。然后调整到最后你会发现,牛逼哄哄的【协同过滤】其实还不如简简单单的【看了又看】效果来的好,虽然协同过滤算法本质上也是一种【看了又看】的思想。

推荐系统我认为其实和搜索系统并无太大差异,我一直认为推荐系统其实只是一个个性化的搜索引擎。之前在【秘密】上很火的有个爆料是:“360搜索的Rank刚开始就是用【机器学习】的算法去做,屎一样的效果,是我把百度的基于规则的算法偷过去之后才变好的。” ,这个爆料出来不少人讽刺【基于规则】,觉得这是在黑百度的算法。 其实不是这样的,记得当时阿里搜索挖了一个谷歌搜索的员工,该人在阿里分享的时候就说过:【谷歌的搜索效果比别人好的原因就是规则库牛逼,关于算法使用的都是成熟的人尽皆知的算法,并没什么新奇酷的算法】。 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谷歌研究院的科学家几乎全是【工程师背景】出身的。还记得上次【CCF推荐系统前言讲座】,刚开始叫了几个学院派的讲师在那大讲特讲各种酷炫掉渣天的算法,然后淘宝的大数据负责人车品觉 上台之后直接来了句【我们实验出各种算法效果不太好,还不如最基本的 关联规则 效果来的好】直接把前面的学院派专家们打脸打得都肿了。

//总结

实力派的【算法工程师】往往都是ABC[always be coding],这样的算法工程师才能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或者建立规则库,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往往是一些有研究背景,经验丰富的研究员,更加重视工程,因为工程架构上一些恰当合理的设计,效果往往就能远远高过于模型算法优化。
学院派的【算法工程师】往往是为了算法而算法,而不是为了解决推荐系统的问题去找最适合算法。这也是为什么大公司经常招了一些博士毕业的算法工程师后,不是研究算法而是让他们整天在那看数据报表?【因为发现算法没啥好研究,只能让他们在那看看报表找找规律了。】
【几乎所有所谓的智能推荐算法都是花拳绣腿】
当一个做推荐系统的部门开始重视【数据清理,数据标柱,效果评测,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这些所谓的脏活累活,这样的推荐系统才会有救。


推荐系统杂谈 - 后端技术杂谈 | 飒然Hang
http://www.rowkey.me/blog/2016/08/30/recommend-sys/


--EOF--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