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吸引之后,最近一直在读李笑来的书,这本书很薄,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一本小册子,一个多小时就读完了,压力不大。
这是我读的第三本李笑来的书了,发现李笑来写书没有那些让人感觉玄乎的“真理”,感觉更像是一位大哥跟你聊聊天,也没什么华丽的词藻刻意修饰,甚至都用到傻*这种接地气的词,让人感觉确实是“真情流露”。
摘录:
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荒谬,所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荒谬的世界,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帮助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交易之前,认真研究,深入学习;交易过后,无论输赢,都要总结归纳,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决策——这么做的人,在我眼里都是投资者,哪怕他们是“快进快出”。
思考带来决策,决策带来行动,行动改变命运——这是大实话。
优秀的、成功的交易者,最终都是风险厌恶者——这一点,韭菜们并不知道。正如韭菜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尴尬解释有误一样,他们对成功者的解读也是无一正确。他们以为优秀者、成功者,最终都是靠冒险成功的,他们的理解线性且单一。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 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做一次傻事没关系,但,一旦发现自己很傻,就要马上纠正,绝对不能对自己的傻×行为进行合理化,否则,就只能在变傻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可怕的是,傻×绝对不孤独,因为他们天然人口比例更高,共识更强烈,所以,若是你自己不足够警惕,那么你一定会变成一个感觉幸福实则痛苦的傻×——这一点毫无疑问。
痛苦+反思=进步
本来最重要的一条是:“进场之后,不要动,看上一年之后再动手买。”因为这样的话,你已经“更聪明了”。
高手们不重视“正确”,因为谁都可以正确,这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真正难的事情是,你不仅正确,还与众不同地正确。“特立独行且正确”,才可能产生巨大的交易价值。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自己做决定。
事实上,在任何领域里,想要把手中的事情做到极致,都要学会独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于自己的独处方式。我喜欢开车在城市里游荡,为什么?我并不痴迷于各种所谓的驾驶体验,但开车确实是我比较喜欢的“独处”场景。车里是一个相对干净、安静的封闭空间,开起来之后有充足的理由拒接一切电话,因为“独处”是促进生产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交易市场里,这一点非常明显:你必须,也只能为自己的决策负责。赚了是你的,赔了也只能是你的,因为那是你的决策,你是用你自己的钱在做交易。所有由此引发的经验与教训,是你自己的,也很难推而广之,因为别人不是你,跟你不一样,有他们自己的历史,有他们自己的偏好,有他们自己的承受能力……
到最后,你会明白,你最终的收益和你的孤独程度一定会同比增加,高度一致。如果你在这方面害怕孤独,甚至连“韭菜”都别当了,直接离开交易的世界吧,因为这里对你来说真的非常不安全……
在任何时候都持有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这么做的核心,不仅仅是为了风险防护,更重要的是,成功的交易者都知道,自己最需要的,除了现金之外,就是自身的成长。到最后,一切高质量的交易决策,都来自自己的成长……或者准确地讲,是自己的成长高度和那些拒绝成长的人所拥有的普遍认知水平之间的“认知落差”,那收益,根本就是个“认知落差瀑布”。 成长来自哪里?工作经验、努力学习。
每一次真正的创新出现的时候,一定紧随着大量的骗局。在一个金融创新出现的时候,更是如此。
这世界真的需要这东西吗? 它解决了什么原本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去中心化在这件事儿上真的必要吗? 它真的必须账务公开吗? 账务公开的存在真的会提高它的效率吗?
读后感:
成功者都出奇的相似,李笑来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在巴菲特的书里都似曾相识,比如减少出手的次数、反人性等等。
读李笑来的书有点像吃麻花,虽然不高级,但好在味道还行,也很习惯,也顶饱,因为他确实有干货。
适合作为投资入门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