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发生在十几年前的事情,我做为一个部分的见证者已经记不太清了。至于为什么是一个部分的见证者呢?是因为,这些事儿一直发生在我身边,但是我却选择“视而不见”般的看不到。十几年后旧事重提,恍惚之间好像能想起写什么,但时隔太久,都已记不真切。
如果从头说的话,应该是故事的起点发生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大家都是还是小学生。
男女主蓝和念的相遇便是起于这里。念是我们从小一起玩的玩伴,因为她是我们玩伴中年纪最长的那个,所以她总是挥斥方遒的那个人。蓝的加入就像往常一个伙伴的亲戚来小住一样,没有一点儿异样,所以自然而然蓝也加入了一起玩耍的大军中,在暑假意味着升级,升级意味着换老师,换老师意味着不用交作业的那时候,我们每日疯耍,可能闯祸但绝对开心。
由于蓝的家并不在这,所以蓝在开学后就回到了他上学长大的地方。可能年纪太小,是否伤心,是不是有好好告别,都已经忘记。就像往常中出现了一些小伙伴,后来离开了,没有人继续追究还回不回回来,还能再见几次,所有人都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中。
后来,等她们都长到初中生高中生的年纪,蓝又来了,和之前一样。这一次带着要发生的故事。
这件事情是很久以后才被揭开,一些天的阴雨,整个屋子里潮乎乎的,念的妈妈为念整理床铺的时候抖搂出来的一封情书。一封来自蓝写给念的情书,在高中的那个年纪,特别是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的她身上,是被寄予厚望且不允许早恋的。这件事情发作了,她给出的解释是:第一次收到情书,所以要纪念一下,但是又不敢让家长知道,所以就悄悄的将情书藏了起来。这个解释说服了很多人,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表现优秀的小孩是不会早恋的,在其他的小孩子的眼里也是,这件小插曲的出现远比不上月底生活费捉襟见肘时是选择吃泡面度过剩下的日子还是选择吃面包度过来的重要,很快所有人都遗忘的这件事情。
我是在她们分手了十几年后才从念的口中得知此事,原来他们曾经偷偷的不让任何人知道的在一起过,且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之久。当我知道的时候震惊不已,因为没有人感觉到异样,也没有人知晓。
由于乡村的人情总是更浓重一些,左邻右舍的还在差不多一起长大,连带着村里的谁和谁家有亲戚,谁和谁家有交情总是一清二楚。连带着附近哪个村里的亲戚是谁,谁是谁家孩子的表哥,都很容易理清楚。所以,当出现新的面孔时,总会想要弄清这时谁,和谁家时亲戚。
长大后的第一次相遇,便是蓝时隔几年来的悠家里的时候,悠拉着蓝介绍说这是我的哥哥蓝的时候,念问的第一句话是:“你啥家的哥哥?你几爷爷家的还是你姑姑家的。”悠说这是我舅舅家的。
年纪相仿,那个年代,孩子放学之后没有一个接一个的兴趣班,每当寒暑假的时候,便是每天在村子里村子外的一写地方玩闹,去小河边玩水,去破烂不堪的桥上用那硬板的手机拍照。后来的那些照片,都没有办法洗出来,因为像素过低无法打印。
后来的每年长达两个多月的暑假和一个月的寒假,他每年都会如约而至,就像每天都会出现一次的夜晚和白天。他们和一行的七八个孩子一起,去常年落锁的水坝去冒险;去已经坍塌了一般的土屋去捉迷藏;去新挖开的水渠去捡形状怪异的石头。彷佛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就是一群小孩子每天都无所忧虑的找寻让自己开心一点儿再开心一点儿的东西。因为在好几年的寒暑假里,没有人见过他们之间的拉手,拥抱或者是亲吻。甚至没有人感受到他们之间一丝丝的暧昧和不安的萌动。那时是不是有隐晦且短暂的眼神交流,是不是也曾单独坐在一起聊一些什么?这些都不得而知。
高中生的生活不会永远的停留在假期,即使没有补习班,也会有凌晨六点的晨读,填满整天的课表以及蔓延到深夜十点的晚自习。各自回到了自己学校的两个高中生似乎都被自己的“前程”挤满着,就像千千万万个我们一样,教室承载了我们的一整个白天和块块落落的黑夜。他们也在下课后和上课前的仅有“睡眠”时间里进行着短暂且是连续的“异地恋”。高中的恋爱总都是这样,就是睡前的只言片语,醒来的一个早安闹钟。归校后的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单独相处着,他们会在深夜畅聊但却保证室友不知晓,念的早起第一个闹钟会是蓝打来的第一个电话,但是他们不会聊很多,因为马上就有凌晨六点的早自习。
多年后的今天提起这些事情,或许是时间隔得太久,亦或是当时平淡如水,并没有青春疼痛文学中的死去活来,铭心不已。假期与学期反复的发生着,这些事情也想是一个个轮回一样,来回反复。即使是每天相处也没有人发现,好像他们之间“光明磊落”到被怀疑都没有可能性。
无论是相隔甚远还是朝夕相处,好像一直都在悄悄的发生着专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故事。
当两个人都不会打羽毛球的时候,总有一个更差的。当最差的那个遭嫌弃时,突然就打的不错,甚至是很好时。这是当时专属于他们不动声色的妥协。
但其实也总免不了一些的吵闹,比如口渴时不是你送来的一杯水,夏天过于炎热时是别人在身后朝这边摇动的几下扇子。也会相互吐槽今天的热水不是你陪我去水房打的,也会气愤游戏通关后向你炫耀战绩,你却不懂我的英勇。
这件事情的结束是归于家长发现,总结而言,无论多少次的青春悸动,多么难以忘怀的初次恋爱,并不足以抵抗约定俗成。世俗的要求是:高中毕业之前是要集中所有精力在分数上,所以恋爱在那时时大忌。名留青史的大都是世界的反叛者,但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世俗的顺从与追随者。所以,当它被曝光时,都不需要实在的被反对,就被摁灭在事态壮大之前。结果就是,以失去联系宣告分手。那些年不曾流行见光死,但是早恋确实大都是依赖在没有一丝光线的环境。
分手这件事情发生在他们高三的时候,没人知道是不是曾经深夜痛哭,有没有扶额叹息。
甚至在半年后结束了高中生活之后,他们到了一个城市,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一辆公交车这一站和那一站之间的距离。可能在那个他们都一起短暂呆过几年的城市里,都辗转走到过商场的奶茶店,换乘很久才能到达的边缘景区。这个城市很大,大到你在我的附近我也的不到你的消息;这个城市又很小,小到我们曾经在同一个车站折复经过,只是再也没有相遇过。
后来她下班后回家抱着我的猫猫,他也在劳累的晚上亲吻这他的儿女。
草长莺飞过,鹤鸣皑皑去,长河滚滚,你仍是我年少章谱中浓重的一笔,只是时间拥簇,我们着急向前,无谓成为为更好或者更糟的我们,世界拥挤,我们却真是不复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