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哈哈”到“呵呵”,也是一种成长

文 | 懵芽
1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聊天时一言不合就会哈哈二言不合就会哈哈哈三言不合就会哈哈哈哈。

这个优良传统,我从QQ继承到微信,从未断过香火,可我最近渐渐发现,它在奄奄一息。

曾经,有个朋友评价我说,“你就是三秒内必哈哈哈哈星人”,我采取非常质疑的态度,反正我不会信,然后有一天,他发了一打我们的聊天截屏给我,我看到一页截屏里有10来个哈哈哈后,我不得不服,我就是哈哈哈星人。 

曾经,我开心不开心,我都想哈哈哈,因为开心的时候哈哈哈心情会更好,不开心的时候哈哈哈心情会变好。

曾经,我看到有人发“呵呵”,我一定会极力反抗,告诉他“呵呵”多么多么不好。更变态的是,我还会极度厌恶说这个词,如果非要说,我就会用“口可口可”代替。

2

可是吧。

现在,那些万年不联系的朋友突然发信息过来说:“朋友圈第一条点赞,谢谢”“帮我投个票,谢谢”“你能不能帮我填个调查问卷”。讲真,我真的想“呵呵”,可还是说了“已点,已投,已填,不用谢”。

现在,看到那些嘴巴里叼着一只牛在吹来吹去的人,我真的也想要“呵呵”一笑,以示尊重,可最后,我还是会去哈哈哈的迎合着他的吹牛演讲。

现在,我看到有人总抱怨这不好那不好,我也超级想“呵呵”一声的,好生气,可我最后还是会微笑面对。

3

为什么呢?

以前觉得万事都可以“哈哈哈”,现在时不时就想“呵呵”。

虽然目前为止,我到现在,还是极少说“呵呵”,可,我已经不反感说“呵呵”的人了。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话题是:十年里,从周杰伦听到陈奕迅。

大致是讲周杰伦的歌是浪漫主义,而陈奕迅的歌是现实主义。

从周杰伦过渡到陈奕迅,或许,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从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到自己一无所能,从认为自己能改变世界到不被世界改变就很好了,从觉得一步一步努力就够了到有时候努力也毫无用处。

4

那于此同理。

“哈哈哈”可能是语气词里的浪漫主义,“呵呵”可能就是语气词的现实主义。

“哈哈哈”代表的是天真,浪漫,幼稚,而“呵呵”代表的是不屑,无语,嘲讽。

从浪漫主义走到现实主义,这是一个普遍趋势还是个别病态呢。

我不知道。

但,这或许也是一种成长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实当你远远凝视时 我的心早已飞到了你的心里 我愿意在你心上 愿意为因我划破的伤口细心包扎 同时也愿意诗意地盘旋在...
    沫小禅阅读 181评论 0 2
  • 于此佳节之际,在异乡的我,我们,尚未因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忧愁而扰,却因一个可能早就发生却又突如其来的消息而颤了一下...
    嗨老乐儿阅读 269评论 0 1
  • 进一步阅读GitHub上的页面 请参阅“ 自定义GitHub上的页面 ”获得使用批准的哲基尔GitHub的页面随着...
    1bdd9a4a74a2阅读 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