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很多时候,在我们成年人的一些认知里是只有懂得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是懂事的孩子,殊不知孩子的分享意识,是逐渐形成的一个过程。当孩子在两到三岁这个时候,他开始有了你我他的概念,也就是标志着孩子物权意识的萌芽,在学会分享之前,我们要首先知道,所有权的这个概念能够区分你我他,其实是分享的前提。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不要去逼迫孩子分享,要尊重到他的物权意识。

      曾经我有一个同事,他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孩子有一个特别心爱的玩具,放了学的时候在那里玩,班里的另外一个同学过来了,想要他的这个玩具,妈妈就毫不犹豫的把他的玩具分给了另外一个小朋友,这个孩子当时就哇哇的大哭。我当时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没有做太多的这个评价,但是那一刻我是很心疼这个孩子的。因为孩子这个时候是想去保护自己心爱的玩具,并不是说他不愿意去分享的。这个事情过后,我又跟这个朋友去分享孩子这个物权意识的成长过程,他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的那个行为是有所欠妥当的。

        当我们尊重到孩子的物权意识之后,孩子慢慢的才会生发出分享的意识。也就是当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他开始有了社交的意识。他们进入了幼儿园,接触到更多的小朋友,或者是更多的外界的一些事物,愿意去探索外界的事件,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逐步的引导孩子去跟外界沟通和交流,他会跟更多与家人之外的伙伴产生一个联系,那在交往的过程当中就会产生分享的需要。这份需要产生的时候,就是我们作为家长需要积极的去引导孩子的这种分享行为。

      孩子学会分享,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有了快乐,那么分享的行为才会延续下去,所以分享的过程一定是快乐的,是你来我往的一个过程,是我们互惠互利的一个过程。当有了这份快乐的元素在里面的时候,孩子才会愿意去分享。这个过程,当然也是需要我们不去干预太多,可是我们可以去引导孩子,可以跟孩子一起去总结这份友谊的产生,这份快乐的产生。传递感情的这根线,这个连接是需要我们的家长去嫁接的。

        其实就是带领孩子去体验,体会到分享的意义。比如增进了彼此的关系,你有好东西分享给我,那么我有好东西的时候也就会记得你,彼此之间就加强了这种沟通的机会。通过这样良性的互动,从而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快乐,所以这份分享才会坚持下去。

      愿意分享是一种美德,懂得分享是一种能力,我想我们更愿意去培养孩子这份分享的能力,因为有了这份分享的能力,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建立起分享的这份美德,就会愿意去分享,所以通过我们昨天和今天这两次课程的分享,大家可以总结出来,不管是做任何事情,快乐这个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祝愿大家不管是在自己的生活当中,还是家庭当中,或者是你所熟知的每一个领域中都可以找到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我们才会愿意继续下去,祝福大家快乐每一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岁的小侄女来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但是慢慢发现小宝宝特别不爱分享,动了她中午吃饭的勺子、吃了带她一起出去买的苹...
    宝妈沫沫阅读 432评论 0 0
  • 今天听了两本很温情的书《流放的老国王》《爸爸军团》。 流放的老国王讲述的是作者和他的父亲-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在父亲...
    兔子姑娘8阅读 370评论 0 0
  •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我们传统的节日——元宵节。 今天中午放学回来我对妈妈说:‘‘今天开始元宵...
    爱打乒乓球的小男孩阅读 84评论 0 1
  • 首先是净值,当前的单位净值的高低可以决定整个账户资金是多还是少。因为当前账户的账户资金是当前单位净值和持有份额的乘...
    好多番茄阅读 626评论 0 1
  • 昨天文案训练营班长又给我们组织一个专门日更写作小群,我是特别喜欢,特别高兴,但是自从我做了组长以来,工作...
    沙仑de玫瑰阅读 1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