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隔壁老王夫妇教育孩子,日常是这样:
吃饭时,大人吃完了,孩子还在细嚼慢咽,他们说:“快点吃,你看爸爸妈妈都吃好了,你怎么这么慢啊?"
孩子抬起碗就囫囵吞枣,他们说:“慢点慢点,吃太快了不消化。”
一起散步,孩子在前面自由奔跑,他老婆扯着100分贝的嗓音喊:“慢点,慢点,跑那么快要摔跤的!”
孩子闲庭漫步,跟不上他们的步伐,他们停下来回头叫:“快点!快点!等下你要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老王字写得奇丑,坚决要孩子从小学习书法。
乐器认识他们,他们不识乐器,却一定要让孩子学一门乐器,称之“有门技艺傍身”。
他们个不高,要让孩子学蓝球,听说多跳跳可以增高。
......
他们总要把孩子控制在和自己同一频道,高了低了不行,快了慢了不行,时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想法而活,时刻强求孩子活出他们没活成的样子。
02
常常看爸爸妈妈系列综艺节目,感叹那些明星的育儿方法真牛!父母与孩子之间民主,父母善于听取孩子的想法,尊从孩子的意愿。
那些孩子们被教得多才多艺,活泼可爱,一颦一笑间迷倒众生,一个笑容一句金句,圈粉无数。
为什么观众会喜欢呢?因为孩子们过的是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但每当看到现实中的孩子,又觉得节目那么的不真实,离着我们有千山万水的距离。
“油盐出好菜,棍棒出好人”的理念虽然被时代的风火轮推翻,然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愿丝毫没有递减。
所以,他们选择用自己非凡的经验,自己人生跌的无数跟斗,来作为警戒,企图控制孩子不要走他们的老路。
以爱之名,冠冕堂皇的弥补着自己人生的遗憾。
这些控制欲过于强烈的父母,常常让孩子走入两个极端,要么孩子不反抗,将来成为懦弱的人,要么孩子奋起反抗,造成不可修复的家庭矛盾。
无论哪种,都不是孩子想要的人生。
喜欢《小别离》里的一句台词:这个世界有三种鸟,一钟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最讨厌的是第三种,自己飞不好,下个蛋然后逼迫孩子飞的。
03
我们总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干着伤害孩子的事。我们自己飞不起来,就要强迫孩子高飞。
我们认为我们给了孩子生命,他就应该服从我们的管制,我们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都是为了孩子好,不自觉间,孩子成了我们的附属品。
一旦他未按照我们预想的线路走,那就是不乖,不听话,不懂事......
我们生拉硬拽也要让他“回归正轨”。
我们早已忘记,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他自己,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人生!
做父母只要记得教会他们:爱心、善良、责任、尊重、诚实、合作、宽容、快乐、健康。
其它的,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走错路放手让他去闯,孩子走歪路用爱去拉回,让孩子过他自己的人生,我们在旁边陪伴就好。
平凡也好,平庸也罢!
请放过孩子吧!
你们的儿女其实不是你们的儿女,他们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借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但却非因你而来。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孩子》
[无戒365天写作训练营第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