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生活是一件有趣的事儿,我特别喜欢看周围的人,物和事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总是在感叹,为什么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1岁以前不会说话,觉得每个小孩儿都是一样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越来越不一样,越来越不一样。那天,三个小姑娘一起去跳舞,回家路上,三个女孩儿奔跑着,追逐着,其中一个突然摔倒了,另两个没有停下,一直往前跑,摔倒的这位在后面喊了一下,这两个没有停下,经大人提醒,这两个停下往回走去拉摔倒女孩儿的手,女孩儿甩开他们的手生气了。我在旁边观察,哈哈,小家伙们都长大了,有了小女生的情感。当然,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好了,继续开始跑,跑着跑着另一个小孩儿又落在了后面,同样的也在叫其他两个,同样的其他两个也没有理。但是这一位并没有生气,奋力追上去,努力去跟他们在一起。都是从一个小肉蛋儿长大的,为什么每个人的反应特别不一样。除了先天的性格,后天的家庭教育应该也有影响吧。
女孩儿的事儿我没有继续研究家庭教育。参加家长会,老师组织小朋友画画,家长可以在旁边观看,我旁边站着一位奶奶,正在慈祥的看着孙子画画,孙子画了海底世界,画完想用蓝色蜡笔把海底世界全部涂上蓝色,奶奶一边看着一边一直在说孙子,别那么卖力,别那么卖力涂了。我听了很震惊,一幅画孩子想画好,家长却阻碍,理由竟然是觉得孩子涂得太卖力,害怕累着孩子。时刻都想着能少付出就少付出,时刻都想着怎么能够糊弄一下子,您在五六十年代工作时可以这样混日子,您孙子将来的社会,还抱着这样思想的话,能够生存下去吗?我继续看孙子的表现,小孩儿没有听老人的劝阻,继续涂色,好样儿的。
关上门就是一个家,谁也没有走进谁的家里去看看,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小天地。这个小天地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作为家长有时候身在其中感受不到,但是孩子却可以给你暴露出来,经过这五六年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性格。受着家庭的影响,有的小孩儿从小就睿智通达,有的小孩儿从小就倔强霸道,有的小孩儿从小就喜欢抱团设小圈子,有的小孩儿从小就孤独受人欺负。这些或许天性占了好多比例,而后天的家挺教育是不是也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孩子。甚至好的家庭教育应该去取长补短,把孩子的错误纠正过来。
幼儿园组织家长开放日,我发现去的父母很少,肯定很多父母都觉得爷爷奶奶去一下就可以,不就是小朋友上个课玩个游戏,没什么大不了。我又开始观察,三个孩子坐在一起,两个在玩儿一个玩具很高兴,另一个凑上来也想玩儿,这时候两个中的一个对刚凑上来的孩子说,去一边儿,不给你看。说着挪了挪位置,离这个凑上来的孩子远了一点儿。因为从小认识,我也听过这第三个小孩儿,好像小朋友都说她丑或者她身上有味儿,不愿意跟她玩儿,没想到今天真让我看到了。这时候要是爸爸妈妈来参加家长会或者平时下班多陪孩子看孩子的集体活动,是否就可以早发现这个问题,尽管没有发展到被霸凌,我认为孩子凭着自己的能力已经没办法融入到这群强势的孩子中间。而霸凌的这位强势孩子,我每次看到的永远是一位老人接送,活动永远是老人参加,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出现,他的老人从来没有主动去制止他,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抱团,嫌贫爱富,人生格局打不开,思想高度上不来,这样下去将来的路岂不是越走越窄。我当然有点杞人忧天,孩子小,不定性,一切还在转变。但是作为家长,是否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感受孩子的感受,陪着孩子一起长大。而这时候的家庭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
这几年,育儿中最多的提及是陪伴,而我认为陪伴的前提是感受、是观察,明白了孩子的心理从而引导孩子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了这,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观察孩子的成长,去感受孩子的心理变化,在这样理性的爱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是健康的饱满的。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