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长大,这是儿时的自己对未来的渴望,那时的自己总喜欢在脑海里描绘着自己未来的各种模样。时间见证着一切,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长大了,可又总觉得与脑海里的样子相差甚远。为什么?
NO.1
越长大越难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以前的快乐是那么单纯,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小秘密的开心,期待每个周末不用上学能睡到自然醒,暑假快来到的时候和朋友探讨要好好玩什么游戏的兴奋,甚至喜欢的女孩子看了一眼都能幸福的睡不着觉。
那些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为什么会带给当年的自己那么难以忘怀的悸动。回想起来,仿佛那时候的自己才是真正清醒的活过。喜怒哀乐,历历在目。
而现在,所有的快乐似乎都和欲望挂在一起了,工资涨了会高兴,出去吃大餐看电影了也会高兴,能出去旅游也高兴。
可是,这种高兴似乎又不是真正的快乐,它转瞬即逝,它需要新的欲望来满足,甚至连情绪的起落都不是那么容易被勾起,没那么容易高兴,也没那么容易被伤到。有时候感觉自己的生活都是在睡着的情况下进行的。
NO.2
越长大越发现没有朋友了?
以前总是被父母说“单纯,做人没有一点防备心”,遇到个聊得来的,恨不得把自己藏在心里的所有秘密都告诉给对方。
毕业以后,身边接触的人成分更复杂了,很多人往往都拥有几个不喜相交的圈子,在不同的圈子表现出不同的特质,为了不使对方感到困惑,也为了使自己看起来一致,我们往往不会随便把其他圈子里的人带到自己的另一个圈子。就这样,越长大就越发觉,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明白你的故事里有过多少快乐或伤悲,于是再也不想把自己的故事诉说给别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似乎总是有一层屏障。
之前,一篇名为《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刷屏朋友圈,作者说北京没有人情味,在相当于27个首尔大的北京,交换过名片就算认识,一年能打几个电话就算至交,如果还有人愿意从城东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顿不谈事的饭,就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了,至于那些天天见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饭的,只能是同事。
或许,人情淡薄是大城市的标志,没有人会关心你昨天晚上吃了什么,也没有人会停下来问妆都哭花的你发生了什么事,城市越大,我们活得越孤立。
NO.3
越长大越觉得孤独?
或许是因为懂的更多了,经历的更多了,失去的更多了,受过的伤也更多了。所以变得成熟了,变得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独有的追求,有了别人无法理解的观点。
进而越发地期待被陪伴,越发地渴望被理解,越来越想要发现美好和希望,以支持我们在痛苦和纠结的名为追求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是的,我们注定变得不同,注定失去那些人生中最美好的过客,注定渐渐被现实磨平身上的棱角,注定学会戴着各色的面具生存,注定为了梦想、为了爱你的人、为了心中的不甘戴着枷锁点起脚尖跳舞。
就这样,我们都好害怕受伤,把心离对方越来越远,把真正的想法埋藏地越来越深,却又渴望他人对自己付出真心,为自己说出所思所想。这……可能吗?
时间是个好东西,之前不会理解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就懂了。之前无法看破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看破了。
时间又是个坏东西,小时候随时可能因为一点小事乐个半天,可慢慢长大后,渐渐快乐的时光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少。同样的收获,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怎么样也感受不到快乐满足,长大后慢慢将从前那个自己搞丢了。
你,真的愿意这样吗?
多少次想摆脱、想逃离、想改变,在大城市里“三点一线”的日子似乎给了我们太多太多障碍,心里却总有太多不甘。你,好急躁。
所以,静下来,让自己静下来。
闭上眼睛。
真正的快乐,是由内而外的,工作不可以丢,闲暇的时候就去做自己超喜欢做的事情;
你不是没有朋友,请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靠“拍马屁”,更多的是欣赏与尊重,以及真诚的交流;
你不会孤单,当你以诚相待对方时,请相信,很多人会跟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