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贤们在他们立功立德的历程中,有很多洞烛人性的心得,这些心得借着一些传说或典籍传诸后世,成为我们在创业上最佳的懿范。
将帅带兵打仗,最怕的就是在危急之际慌慌张张,手足无措。因为将帅身负领导重责,如果处变不能沉着,必然会影响到军心,军心一旦涣散,则败势必然如黄河之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所谓兵败如山倒,正是最好的写照。
如果能够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则军心可以安定,士气可以团结,虽强敌当前而不惧怕,这是打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历史上能够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伟大人物很多,最有名的要算是东晋的谢安。《世说新语》中有几个故事,对谢安这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将风范,有极为生动的描述:
有一天谢安到东山去玩,跟朋友们泛舟于海上。突然间风起浪涌,孙兴公、王羲之等几位名士立刻显出怖惧的神情,提议要回头上岸,不再继续玩下去。这时候,谢安的意态悠闲,兴致勃勃,照样唱他的歌而不搭腔。船夫认为谢安的游兴正浓,于是就继续划下去。过了不久,风浪变得更急更猛,大家都吓得又叫又跳,在船上团团转。谢安这时候才慢条斯理地说:“你们不回到座位上安静坐下,那么大家只有一起葬身海底了。”众人听了才安静坐下,终于得以平安。由此可见谢安这种临危不乱的气度。
咸安二年简文帝崩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并在其死后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这之前,桓温安排了鸿门宴要请谢安和王文度吃饭,要在宴席中刺杀谢、王二人。王文度吓坏了,问谢安说:“我们怎么办呢?”谢安的神情一点都不慌张。他告诉王文度说“晋朝的存亡,在此一行。”于是就拉着王文度前往赴宴。
王文度吓得脸色惨白,谢安的神情却泰然自若,到了宴席前还大大方方地吟咏起来。桓温被谢安这种气度唬住了,不敢杀他,只有把他给放了。在此以前王、谢齐名,从此之后,谢的声望乃超过王。
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安排侄子谢玄带兵在淝水跟苻坚的百万胡兵打仗。这一仗关系着晋朝的存亡,也关系着汉族的存亡,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但是这时候的谢安,却跟朋友下围棋。
棋围到一半的时候,侍卫报告说谢玄有信自淮上来。谢安拆信看看,不说一句话,又继续下他的棋。朋友问他说:“淮上战事如何?”他回答说:“这些后生小辈把贼兵打得希哩花拉。”其表情神色与往常无异。这一仗,谢安的军队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
由上三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谢安的气度与一般人大不相同,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他在最危难的时候,依然能够维持从容的神色,这种气度对于军心的安定,有很大的维系作用。因此,兵法上谈到带兵遣将,对这种“临危不乱”的气度极为推崇。苏东坡在描述赤壁之战中说周瑜在“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种雄姿和风度,不愧是一代英雄。
经营者在经营企业时,也应该经常保持这种从容的气度。尤其是遇到企业有重大的变故,或遭遇到经营上的难题时,更应该要有“临危不乱”的风范。疫情以后,国际经济整体下行,某些企业受到影响,在经营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有些沉不住气的经营者一碰到挫折,立刻就慌慌张张,忙着打退堂鼓,弄得员工也跟着人心惶惶,士气因而大为低落;有办法的人赶快另谋出路,没办法的人只有耗在那里发牢骚,哀声叹气。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怎么会不加速崩溃?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必须要有战场上常胜将军那种气度,才能纵横商场,立于不败之地;而临危不惧正是一种最基本的“大将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