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有些理想主义,仅限参考。
我的运营是和三节课的黄有璨老师学的,可能老黄门下出来的人,都是这样一个风格:相信不断地给用户提供价值,用户在不断被触动的之后,会回过头来打动你。
三节课的服务号就是这样一个画面:能看到留言里面各种感动,和用户之间如同朋友一般的关系。
但是这样的缺陷也存在,你很难服务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因为你能触动的、深入了解的很有限。
在这样一个运营理念下,有了下面的思考。
1、
前些日子和混沌大学运营人员聊天,他很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混沌用户增长太慢,一直处于亏损,就连北京等大城市,都仅仅做到cover掉了成本。而请老师、置办场地、举办活动都需要费用,没钱,难动。
目前混沌的渠道就是朋友圈的口碑传播,偶尔有36氪、知乎等的传播,但仅仅针对某个事件的,渠道并不多。而面对的用户还是一群有钱人,他们很难因为一些小恩小惠来帮你传播:扫我的码入学吧,我能获得优惠。
一边要提供好的内容,一边传播不出去卖不了钱。
两难困境。
2、
我回来之后,还是思考了很久。
运营需要一个“回报后置”的逻辑,这个回报必然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在长期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建立联系,打动用户。这个“打动”不一定能够变现,可能最后的结果有物质,也可能是情感。
这个时代的运营不是看“我有多少粉丝”,而是“我只有几万粉丝,但是这些粉丝都极度喜欢我”。
3、
那说回来,混沌到底能有多少“粉丝”呢?
之前在微信群里面听到这样一句话“中国爱学习的人是有限的”。
以混沌大学为例,目标用户都是20岁-60岁,拥抱互联网的一代人。
那些七老八十的不一定会用手机下载注册打开app了,而且晚上都闲到跳广场舞的一群人也不适合听这些课程。
一部分“娱乐至死”的,除非遇到较大的人生变动改变了三观,他们宁可继续趴着打王者荣耀也不愿意周六早上爬起来上课的。最可怕的是,物以类聚,这些人周围的信息也只有“娱乐”,最后活在一个自己的圈子里面,我觉得爬不出来。
剩下的,愿意学习的,又有很多的情况。除了人思想的差异,更多的还有一个问题:时间。
罗振宇在2016年的跨年演讲就提到了“时间战场”的概念,不管是娱乐、教育还是服务,本质上都是竞争对手,因为消费者的时间是有限的。今天去看电影、逛街了,自然不能来上课。今天看了一本书,那就没时间去旅游了。
那么,“学习”这个需求的市场,又缩小了。
喜欢免费内容的,钻进了喜马拉雅的免费音频和微信公众号。
喜欢看书的,去了读书会。
看罗辑思维的那群人,买了好多得到的专栏。
那么还有很多很多的产品、服务。
混沌,还有多少?如何竞争?
但是话说回来,太早考虑市场,太早在意增长,或许是一个问题。
4、
“事实上,运营上,运营如做人。我一直觉得,围绕着做运营也好,作产品也好,甚至是做其他的事也好,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另种逻辑。前一种逻辑是“推动”,后一种逻辑是“触动”。”
“推动”,很简单,我将用户推向一个你已经准备好的地方,比如,对于一个产品,只要质量不差,有一定口碑,如果销量上不去,我有很多“套路“,可以打折、促销,我能够很短的时间让销量飞速增长,让业绩快速上升。
但是长期来看,我促销的行为伤害了我的品牌形象(为什么爱马仕宁可卖不掉也从来不打折?)、我卖了太多货造成接下来一段时间东西卖不出去(屯太多接下来就不需要购买、订阅产品打开率降低等)、我的用户群体发生了变化(原本对这个产品无感的也因为冲动消费进来了,而他们并不需要这个产品)
而“触动”呢?
“在后者的逻辑下,你则可能是要鱼用户们一起去创造出某个结果,且这个结果可能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明确,只有当你与用户们产生了某些有趣的互动后才能慢慢让他清晰起来,知道最后得出答案。“
“我只有几万粉丝,但是他们都很喜欢我。甚至愿意给我生猴子。”
得到的每次例会,一直在强调“知识服务”,我刚刚理解一点点。李笑来、王煜全、吴军、徐小平,这些人真的需要写专栏、开直播赚钱么?明显不是。但是他们知道,未来这个专栏里面会有那么一群人,做为他们的私淑弟子,改变了这个世界。
我想,对于混沌,要的不是广度,不是用户又多少,而是深度,我能把这些用户服务成什么样。3年后,5年后甚至十年后,我们看到这些人因为混沌从一个员工成了经理、总监,用学到的知识把一个企业从死到活,甚至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喽啰到成立一家独角兽公司。谁也不知道我们服务的这些用户最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只要知道,坚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
坚持是为了意外,难道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