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并不是人没有死之前,就先造个地狱预备着的,而是由每一个人的自业所现出的。
自己造什么罪业,就受什么果报,造种种的恶业,就受种种的恶报。
好比有一种炮烙地狱,这个“炮烙”是用铜所造,里面是空的,可用火在里面烧。
因为业力所感现,他看炮烙不是炮烙,而是和人一样的形相。
男人见到炮烙,就认为是个美女,所以就上去抱着这个美女,于是被火烧得皮焦肉烂,想要离也离不开了;要是女人见到炮烙,就会变成一个很英俊的男人。
然后地狱有一种巧风,是一种妙法所造成的。
这巧风一吹,他又会复活,但是活了后,还是受那种果报,因为他忘了他方才所受的刑罚,而只记得那好处,于是又重蹈旧辙,又在那里受苦果。
其余的地狱还有很多种,都有它的特别处,所以说各各差别。」《地藏本愿经浅释》
---------
马斯洛需求理论完整版简图
(可网络搜索马斯洛需求的文章,里面有详细的描述)
半本书读后感:
我觉得需要用现代的方法解读地藏经,否则会很容易让人排斥而错过了这本无上智慧的经典典籍。
在我看来,地藏经里的地狱就是指内心深处的痛苦。
古时候,大多数的人都在马斯洛所讲的“生理需求”阶段苦苦挣扎,还听不懂,也不在乎这些内在、精神、心灵的东西,所以只好用当时人们能够理解的“生理需求”去折伏或摄受众生。
道理就是如此的简单粗暴:做善事就能万事顺心,能去极乐世界,或为大富大贵之人。做坏事就下地狱受无尽苦。你怎么选吧?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简单粗暴的理论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大部分人已经越过了“生理痛苦”而进入了“精神需求 ”,大家都有了理智的分辨能力,不愿意听信「怎么看都像是迷信」的宣扬,宁可通过更加理智、复杂却离真正的根源还有一定距离的心理学去了解疗愈自己的内心痛苦。
用现代的解答,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一部讲地藏菩萨发大愿,要把众生从内心痛苦中解救出来的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在哪?地狱不是在地底,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只要还有一个的内心还有痛苦,他就誓不成佛。当我感受到他的大慈悲时,内心被深深的震撼!
我们每个人都有大大小小数之不尽的痛苦,就如同那大大小小不同的地狱一样,无间断的折磨着我们的心。
就如文中所说,我们被表相的东西所诱惑,我们耗尽一生的自由,被欲望恐惧所诱惑、所奴役、所驱使去追逐金钱、物质、地位、所爱之人等等而,有时求而不得,有时拥有了却仍会失去,有时拥有了却一直在动荡不安中挣扎。
无论如何,最后都只是一场空。等我们这一生结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切盲目的追逐,让我们所得到的“真实”的东西 ,都只是“幻像”。因为钱花不了,物质享受不了。
到那时,我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唯一真实的收获就是我们的感受,我们收获到了更多的欲望和恐惧。
但问题是,当我们结束了这一生,又会在新的一生中重复旧的轮回,因为我们不记得前世。就如无间地狱一样,在无间的痛苦中反复的轮回。就算是仍在这个世间,我们也是在无数的小轮回里挣扎,因为我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受同样的痛苦。
然而,造成我们内心痛苦如无间地狱一般延绵不绝的原因,就是我们被欲望恐惧所诱惑、所奴役、所驱使而不自知。
既然这是一本要把众生从内心痛苦中解救出来的书,自然也就说到了解脱之道,那就是停止种下恶果,让恶性循环慢慢的停止。
因为继续作恶就会受到更多的地狱惩罚。
灵性的理解就是——会有更多让你痛苦的事件发生在你身上,让你的内心更加的折磨与痛苦。
这不是神在惩罚你什么。并没有谁在盯着你的过错随时等着惩罚你。
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灵性所讲的吸引力法则,是业力所感。
表面上看,世间充满了不公,但本质上,一切众生都是公平的。造什么业就得什么果,没有谁有特权,就算出生的起点天差地别,也是每个人曾经自己种下的善恶果实。
为什么说真心真意的念地藏经忏悔就能从地狱中、从无尽的痛苦轮回中解脱、离苦得乐?
愿意去忏悔,就表示你真的是受够了,打死都不愿再受那苦了。
现在,你看到了一些真相,明白了造成自己内心痛苦的原因虽然看上去是来自外在的因素,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但恶果的根源还是来自于自己过去以及现在仍然存在的贪嗔痴慢疑所种下的恶因。
现在,你知道自己做错了,以后尽量不再犯了。
当你不再给自己种下的恶果重复浇水,恶树枯死,自然也就没什么恶果了,发生在自己生命中的“坏事”也就越来越少了,痛苦也就越来越少了。
同时,我们去种下更多善的种子,自然,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好事”也就越来越多,我们内在的喜悦也就越来越多,自然就是离苦得乐了。
因为我们清醒(灵性觉醒) 了,不愿耗尽一生却只收获痛苦,而是更想收获喜乐,那么我们就有了选择权。
当我们越理性的去看待自己的贪嗔痴慢疑,我们的心就越自由,越能全然的、喜悦的活出自己,向良性循环之路迈进。
(词意延伸:折伏摄受)
因为诸众生无量劫以来,自性沉没迷失于无明烦恼中,甘心遭受轮回之苦,旷劫以来以至于今,不曾有丝毫的省觉惕厉,所以释尊宣示此娑婆实苦、安养极乐的真相,用以开出折伏与摄受二门,激活举扬,俾令众生生起欣极乐、厌娑婆之心。
发厌欣心,净业才能成就。
于是释尊在无苦无乐之法性中,示苦示乐。以苦厄来折伏刚强众生,以乐境摄受行人。
折伏则激荡其愚顽痴迷,而令生起厌离秽土心;
摄受则扬除其松懈怠慢,而令生起欣乐净土心。
欣厌心生起后,才能觉照到,曾长久地处在三界泥涂,现今才开始嫌其污秽;刚听闻净土胜妙,深心求愿往生。此土如大火聚,彼国乃清凉池,三界火宅炎烧逼恼众生,不得不回避此土而趋向彼土。
——摘自净宗法语大观注释
受够了痛苦的折磨,我们才会去寻找不再痛苦的方法,在“净土”之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平静,才让我们向往更深的平和与喜悦。这便是这世间能够让我们有所成长的折摄二门。)
------
文/矫情的亲爱的 16496999
修行者
阿卡西记录见习阅读师
灵性天使牌见习占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