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凡是中国人,无论老少,对《论语》这几句开篇首语应该都耳熟能详,理解起来更是轻车驾熟:“学习要做到经常复习,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朋友从远方来(探望)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能做到不生气不怨恨,这就是君子了。”前几天给女儿买的《蔡志忠——漫画论语》开篇注解也是如此,如果真是这样理解,那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论语》践行楷模:
学习要做到经常复习,现在的教育最是典范,让学生反复做习题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有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来看望我们,一定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如果时间宽裕,带朋友游玩当地的文化民俗、风景圣地也是地主必备之安排;当代人讲究活出自我的修炼,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能把批评之声作为提升自己的助推力。看,我们是不是做得非常到位,如此而来,孔子也不过如此吧,说的话浅显易懂,操作起来也没啥难度。按此逻辑,孔子怎么能成为先贤圣人,2000年后仍受后人顶礼膜拜呢?最近阅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脑洞打开,圣人不愧为圣人也。且看南先生对这几句话的解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乃指做人做事的修养,把人和事做到绝对的好,绝对的对。那怎么做呢?不是只从书本上学,而是要随时随地的体验、自省、改进,慢慢有进步了,自有会心的兴趣,怎不“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关键字“远”,不是指空间距离远,而是形容知己难得。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人理解,一个人着眼于为天下国家、民族人类的时候正是寂寞凄凉的时候,若能遇到一个知己,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事。孔子的学问是在500年后到汉武大帝才兴起来的,2000年后仍为世人所膜拜,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为了学问去做学问,遇到困难挫折、不被人理解时,不怨天尤人,反而问自己,我为什么达不到目标,这是做学问人的修养、品行,用现代观点讲,就是有绝对的健康心理,这才是君子,这样的人才能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
经过这样的解释,是否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脑洞大开的感觉?《论语》开篇就阐释了学问的宗旨、目标和态度,把绝对的做人做事的修为作为“学问”的最高境界,后面讲到“行有余力,则学文”,一以贯之的强调先做人后做事。
从教育的角度讲,孔子,中华民族伟大的教育家,在两千年前就为世人阐释了教育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反观今之教育,为升学而学、为求职而学、为考试而学,失去了育人之根本,才出现层出不穷的“杀人案”“自杀案”,“学”的意义何在?方向何在?根本何在?这是当今世人应该省察和觉醒的地方,让我们从重新学习和解读《论语》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