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过程中,又有新的收获与你分享。
在你的理解中,什么才是高效的学习?你是否认为自己处在高效的学习当中?怎样才能实在高效学习呢?
首先,思考一下你听演讲或者听某位老师讲课的过程,在听演讲的过程中,一个演讲两个小时,在听演讲的过程里你一定会不断发出感慨,讲的真好,内容太棒了,收获颇丰,而且还时不时产生了很多灵感,觉得自己上了一堂超值的课程。然后,让你把这堂课的内容重新讲一下,你能讲出多少内容?3分钟,5分钟,10分钟?剩下的内容呢?(如果您属于过耳不忘的类型,请自动绕路)
吴伯凡老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大脑有时真的像有一个入水孔,还有一个出水孔,在进行信息输入的时候,不自觉的在一边进行信息输入,同时进行着信息漏出,不是输出,是漏出,输入的减去漏出的,才是那一点在头脑中蓄存的可怜知识。简单的公式:输入-输出=大脑流出的信息(初级输入-得到的东西=进入大脑而无法搜索到的东西,原文)
像么?像不像每天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场景?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我清楚的记得在大学时候的一次单片机程序的编写课,很简单的一个程序,老师讲解的很清楚,自己觉得理解的也明白,结果一上手,傻逼了,完全蒙圈,刚才觉得很明白的事情,瞬时模糊。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随时发生,听了很多课,听了很多内容,但真正让自己把内容复述一遍,本来精彩的内容,一下子就无从说起了。
普遍我们提升认知的误区,就是错误的以为只要有持续的输入就可以保持自己认知的提升,然而现在明白,其实自己也模模糊糊知道但是从没有去仔细想过,如果没有对于知识的加工和输出过程,那么仅仅输入就是一种极低效率的输入。(也就是说,如果想保持一个高强度的认知提升,不能单靠输入解决,必须同时解决输入和输出两端的问题,让知识不是漏出去,而是变成加工产品输出出去)。或者说,根本的原则就应该是输出来指导输入,就像乔布斯曾经说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里的hungry就是由于输出端的原料供给不足导致的知识饥饿和对于自己愚蠢的认知。
如何才是正确的输出?伯凡老师的介绍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给出了目标管理的重要性,输出的起点就是目标,就是将目标客观化的过程,我们的目标可能就是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但是目标确定之后,就是一系列基于目标的指标体系,再通过指标体系形成细化的认知需求,再根据认知需求来进行有目的的输入,这可能是最理想的输入模式。
一种知识,如果长时间的没有经过加工,那么就很快会被遗忘。为什么樊登老师学习可以一直很好,就是方法对路,就是通过输出发现,在加工过程中漏掉的重要信息,然后再加工再输出,反复迭代,很快就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搜索应该就是加工的一部分。建立搜索系统,让信息的高速路更通畅,目标更清晰,就可以保持高速的信息贯通。
个人问题:是不是只有这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模式呢?或者说,这是不是最有效率的那一种模式。而像我这种通过输入倒逼输出的,反而可能是一种低效的?也可能二者兼有。输出倒逼输入,输入倒逼输出。这一段为什么要这样讲?没想明白,可以再回过头琢磨一下。
时间有限只能将原来零散输出的内容拼装一下,如果你觉得有用,请挪步吴伯凡老师的课程,绝对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