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自己》一文中提出人类在获取信息时有很大的差异,“读者型”的人习惯阅读信息,“听者型”的人习惯听取信息。这两类人在采纳学习方式时应当因材施教。
举个极端的例子: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但是英语的成绩一直烂到底。直到五年级配了一副400度的眼镜,世界顿时清晰起来,看得见英语老师口型了,我才得以学下去。发音靠看口型,能理解我的痛苦吗?所以我是读者型的那类人,几乎全部靠视觉输入信息。
小时候,住在隔壁的同学很爱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的电台节目,而我却没有什么兴趣,听得见——却又听不进心里去,怎么也进不了“心流”的状态。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考四六级,每人一个walkman来回地听慢速、快速VOA之类的学习材料,但显然语音输入的这个学习方式对我而言效果不佳,考了好几次才把证书拿下。
现代学校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以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的孩子,花很大力气去教鱼上树、教公鸡游泳。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为什么现代学校无法挖掘、培养特长的孩子,无法用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各个领域的最杰出者?
现代学校的出现是为了培养产业工人,而不是培养社会精英。在18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为了让流水线工作产生最高的效率,工人必须用不太快也不太慢的平均效率开展流水线机器作业,学校的出现就是普及成为工人需要的各种知识。所以想成为学霸,光靠学校单一的教育方法恐怕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认知才是这个日益迭代的社会最高的生产力。想成为学霸必须要辨识自己在获取信息时用哪种方式效率最高。在学校的通识性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发散性探索爱好和特长并且尽早开展练习和训练,成为你所擅长领域里的学霸并不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