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人民日报的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我内心很是感动,心里念着一句话: 真正的善举是无声的。
文中讲述了武汉市武昌工学院会计专业,一位来自福建武夷农村的大四女生袁松龄。家里母亲是聋哑人,父亲残疾,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小学。全靠父亲打零工支撑一家人的开销。
2015年袁松龄读大一,由当地慈善机构捐助了1万元,当地政府捐助了3000元,加上自己家里七凑八凑一起交了当年的学杂费。
升到大二时,家里无法支撑她每年1.78万的学杂费了。她只好放弃继续求学的念头,退学外出打工。
学校老师也对她多次挽留,跟她想办法,父亲也想她继续上大学。可她觉得余下三年的学杂费对她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她毅然办理了退学手续踏上返程的火车。
没多久就有了一位匿名的好心人帮她缴上了学费。
这位好心人就是与她同专业同年级不同班的同学。叫李秋雨,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孩。
看到袁松龄因为无力承担学费而退学后,她心里很着急,也替袁松龄很惋惜。她给做生意的父亲打了电话,把想要支助袁松龄的想法跟父亲说了。她的父亲也是因为小时候家里无钱辍学了的。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父亲也很赞成女儿的想法。决定支助袁松龄完成余下三年的学业。
她和父亲来到辅导员的办公室,把两万块钱交到辅导员的手上要她替袁松龄缴费,剩下的就给她当生活费。还承诺会支助她三年的学费,请求辅导员不要泄露,不要让袁松龄知道是她在支助。
袁松龄每年都要给这位好心人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虽然无法寄出。告诉这位支助她的恩人自己的学习状况。她一直以为对方是一位可敬的长辈。
如果今年学校的缴费系统没有升级,还能顺利地缴费,袁松龄在大学毕业前都不会知道是她的同学在支助她。
那几天,李秋雨几次登录袁松龄的缴费账号都不成功,她怕袁松龄担心没有人为她缴费了而着急。于是就想把现金交给辅导员让她帮助缴费。辅导员觉得现金缴费不方便。
没有办法,李秋雨只好加袁松龄的微信,通过微信转账给她。
这样才有了袁松龄得知支助自己的,竟是自己同年级同专业不同班并不熟悉的同学李秋雨的那一幕。
之前李秋雨怕伤袁松龄的自尊心,一直要辅导员保守这个秘密。袁松龄多次向辅导员打听支助她的好心人,辅导员都没有告诉她。
李秋雨总是默默地关注袁松龄,有时看到她在校园里低着头很不自信的样子,就跟辅导员说,要辅导员多关注袁松龄,还提醒辅导员评助学金的时候不要忘记了她。
在心里,李秋雨真的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姐妹。
这次她们两个终于在辅导员的办公室见面了。让袁松龄惊讶不已。多少次在心中要说的感谢的话语,在这里变得异常的艰难,她沉默了。
还是李秋雨打破了僵局,微笑着拉着袁松龄的手。
李秋雨说也很担心,怕袁松龄知道后有压力。
如今,两人敞开了心扉,校园里真正的姐妹花。
这样的善举真的很令人感动。一个同龄人有这样的大爱,无私地支助自己的同学,且不想让对方知道,怕伤对方的自尊心。真的令人敬佩。
真的是大爱无疆,大爱无言。真正的善举无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