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受农耕文化影响,中国的节日多与“食品”相联系。
就从春节说起吧。
进入腊月,年货开始备起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初八,有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的风俗。腊八蒜是把包去皮的蒜瓣放在透明玻璃瓶子里用醋泡上,放在朝阳的地方,十多天后,蒜瓣由白变绿,春节可以用来做饺子或肘子肉等熟食的蘸水。腊八粥是用江米及枣、花生及各种豆类干果熬制而成,快熬熟时加入适量冰糖或红糖。我们老家不产江米,多用黄米代替江米熬腊八粥,叫搅糕蜜,粘糖或蜂蜜吃,别有一番滋味。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吃过了。
“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灶神的日子。这一天饮食风俗是吃饺子、吃糖瓜。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禀报人间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吃饺子寓意把灶王爷的嘴巴捏住,不该说的别说, 吃糖是为了让灶王爷嘴巴甜,多多美言。正如俗语所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记得小的时候,饺子煮好了捞三个放在盘子里,先和糖瓜一起放在灶台上供一供,然后再把饺子和糖瓜,一起放在熊熊燃烧的灶火里烧掉,就等于灶神接受了供品,接下来一家人才可以吃。
二十五磨豆腐。以前冬天没有什么蔬菜,豆腐就成了春节不可少的菜品。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蒸馒头),二十九炖猪肉……,这些都是为年三十的团圆饭准备的。“说一千道一万,不能耽误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到了年三十,不管离家多远、工作是好是坏、家人间是否有矛盾,都要回家坐在一起,在鞭炮声中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七碟八碗,煎炒烹炸,有肉有酒。年夜饭后,一家人聚在一起“熬年儿”,边吃糖果糕点花生瓜子喝茶聊天,一边包饺子。盯着钟表快到子时了,男人和孩子们都去外面放鞭炮,女人们坐锅煮饺子。过了子时就是新的一年。在我们家乡初一的饺子吃的早,预示着一年的幸福美满。
一个正月大家走亲访友,吃吃喝喝,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又达到一个高潮。我的家乡吃元宵需要进城去买,所以一般家庭正月十五还是吃饺子、炸粘糕(黄米面的)。
“二月二接宝贝,宝贝不来掉眼泪”,在我们家乡二月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这一天女儿要等娘家人来接才回娘家,以示女儿的尊贵。娘家要准备下美味佳肴招待女儿女婿一家。
立春节气,吃春饼,俗称“咬春”,春饼是用烫面或蒸或烙制成的薄饼,要卷上清炒豆芽、罗卜丝、韭菜、肘子肉等菜品而食。
五月端午吃粽子。用黄米包的粽子别有风味。黄米是我们这里对黍子米的叫法,黍子是五谷杂粮的一种,很有营养。
进入夏季,没有什么大的节日,但并不影响大家对美食的推崇。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进入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又叫三伏天。“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粘鸡蛋”。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由于伏天天热,人们食欲不振,吃不下东西。到了立秋这天,天气开始逐渐转凉,要“抓秋膘”把伏天食欲不振的“损失”夺回来。炖排骨、炖肉、烤肉、涮羊肉均在“抓秋膘”选择之列,不想吃肉也要买个大西瓜。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吃一顿。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拜月节。月圆寓意人间团圆,古诗词中有许多借中秋之月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更是百姓祈盼一年丰收的团圆节日。中秋节各种农作物都要成熟,餐桌上摆满新鲜的时令水果菜蔬。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美食,“把酒话桑麻”,一边欣赏天空的一轮圆月。耕作的辛苦化作唇齿间的芳香。
冬至是进入冬季后的第一个与吃有关的节气。冬至这天,北方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吃饺子。但我们家乡这天讲究吃馄饨。记得小时候,冬至这天放学后,一身寒气的我回家,推开家门,家里暖融融的弥漫着炝锅的香气。奶奶包好的馄饨白白胖胖的,如同一群缩小版的白鹅落在盖帘上。等家人聚齐,馄饨下锅煮熟后,每人盛上一碗。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个馄饨放到嘴边吹⼀吹,再轻轻咬下,馄饨馅的鲜美与馄饨⽪的润滑口感混在⼀起,在口腔里流转生香。再就着碗边喝⼀口原汤,一股热流自口腔流入肠胃,更是舒坦无比。那种暖暖的幸福感至今念念不忘。
……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市场上各种食品琳琅满目,人们想吃什么就可以买到什么,不再受季节限制。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赋予了我们普通生活浪漫与温暖,这种浪漫温暖,你我怎可辜负呢?
生活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写于二零二二年七月十八日(未伏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