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一、梳理人物
李贵—贾宝玉的仆人
二、精彩描写
省亲园的描绘
贾宝玉才情大显露的细节描写
三、问题思考
1)贾珍向贾政汇报,省亲园已告竣。待等匾额对联。
2)自从秦钟离世,贾宝玉得到司塾塾掌(这个塾掌是指贾代儒还是北静王水溶请贾宝玉共学的塾掌?)我还是认为是水溶的功劳,不同意者可以留言。
3)宝玉对镜白石上题“曲径通幽处”;石洞题“沁芳”,作七言绝句“绕堤柳借三篙,隔岸花分一脉香。”;曲折游廊内缘屋前院匾留“有凤来仪”,题一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田舍家风一石碣留题“稻香村”;茅堂里所说“天然图画”,以及“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石洞上题“蓼汀花溆”;游廊上“蘅芷清芬”,对联“吟成萱蔻才犹艳,睡足茶縻梦也香”;正殿玉石牌坊的景如梦所见(是否警幻仙姑之梦启示),无心细思被父呵斥;桥闸处再留“沁芳闸”又被父训斥;月洞门留“红香绿玉”。
从这里可以发现,曹雪芹是非常具有鉴赏力的,他对美学及尽详述,把对省亲园的刻画,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对建筑美学的认可与称赞,其中对宫廷楼阁、小桥流水、游廊庭院、石碑玉刻等及尽笔墨。令人阅读后赞不绝口。
之所以摘取本回宝玉的题词与所作对联,也是惊喜于贾宝玉这几年的刻苦用功,一个省亲园能被建得如此之好,感觉没有一两年是完成不了的。宝玉这段时间学习的努力与进步,水溶应该是功臣。曹雪芹把一个好学上进和富有才情与艺术审美能力的宝玉用诗情画意跃然于纸上,让人对宝玉有了期待和欣喜。
4)因宝玉展才得小厮恭维讨赏,宝玉被索并赏空了身上所有佩戴之物。林黛玉以为宝玉把自己送的荷包也送出去,于是发生了一段两人有趣的情感记录,从这里可见,宝玉与黛玉真的是良苑仙葩,美玉无瑕,水中月,镜中花,天生的一对。
(注:书中把第十七回与第十八回放在一起,没有明确的分回,本人是按照阅读内容做了分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