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想闭着眼睛睡来着,可是不晓得记忆怎么就跑到才跟着父母迁过来读小学的一些零碎。怕以后忘得一干二净,现也有心情记上一两笔。好在下午全在酣睡中,现在还比较清醒。
迁过来的时候是八月份,如果没记错那是一个收稻子的时节。坐在车上望着公路两边第一感觉就是好平啊,好宽啊。那时没多高的房子,没多宽的路,公路很白净,公路旁水沟里的水也还算干净。走在路边我能闻到空气里太阳晒成熟稻谷的味道,太阳也不那么狰狞,一直是暖烘烘的。
然后是九月份入学。
我记得我周边的孩子好多都去了二小,因为那个学校比较近。可是我去了中心小,有点远,但妈妈有时会送。
我现在仍记得初来那个小学的校长,姓王。毕竟我和我小哥名字的更改很大一部分是他造成的,毕竟他收了我和小哥。这么多年过去,此时他应该也是慈眉善目。
我降级了,本该读三年级的我读了二年级。这边地方口音太重,同学说的话我听不懂,老师的话我也听不懂。我所熟悉的一切还有在那个熟悉的环境里所积累的一切自信全都因为环境改变而荡涤。记得上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我去没多久就下课了。我记得老师讲了一个什么题,我学过所以我觉得很简单,我用圆珠笔拿去给老师改,老师没有理我,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知道,那里二年级小学生都统一规定用铅笔,没人告诉我,妈妈也不知道,我们都是从山里才初来的人,一开始的格格不入是正常的,而我也是木然的,不哭不闹,没有兴奋也不悲伤。
才来的第一天,我看着他们都打红领巾,妈妈也给我买了一根,可是我不会,身体倚靠在教室外面墙上,沉默,两只手拿着红领巾只知道不住的翻搅。终于有个女孩子靠近了,说我帮你吧。那个深刻到我现在还记得她那时的样貌,与我来说就真的是美好,是我在陌生的地方第一束光。可能从那个时候起,我所有麻木的感官才对外界作出了反应,但仍是笨拙。放学路上遇到班上的小伙伴,想打招呼也是给人重重地拍在背上,并不会得到别人灿然一笑,反而是眉头深皱,来一句你打的好痛。
那时候老师讲课没有怎么用普通话,至少布置作业的时候肯定不会用。我新来的,听不懂,老师眼里我是个差生。在老师那里,优生与差生她还是会偏爱宽容优生的,感觉这是个定律呢。我记得那是语文课后题,用颗和棵组词。我在铅体字前分别加了个一,后面加了个星和树,再把其它写完就拿着书排着队去给老师批改了。是的,前面的那个同学和我一模一样的做法,组的词都是一样的,可在老师那里她是个优生,只是稍微说了一下下次注意就没事了。我去了,待遇就差很多了。她没改我作业,直接扔掉了我的书本,顺便再夹了一口唾沫。我没哭没吵没闹也没觉得委屈,只是木然地捡起书本回到座位,改了就好。现在想来,那时也最才七岁,老师是不是太粗暴,当时没有的难过现在觉得有一点。后来我也成了一个算优生的优生,她肯定夸过我,但我不记得了。矫情一点,我算这个是伤。
能记得的是一些光还有一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