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的前几天,几个同事商量着去哪儿玩,直到假期开始,也没有能确定下来。
要么嫌人多,要么嫌太晒,要么嫌太远,最终有人提议去参加一个沙龙活动,既可以长长见识,又可以认识新的圈子的人,提高解决单身的概率,众人犹豫了一下,终于有人发声:“懒得认识新的人了,太累了,我宁愿宅着。”
其他人沉默,多少都有点感触,最后这个提议也不了了之。
好像真的是宁愿在网上接触新人,也不愿和新的人见面了呢。问其原因,大多会说一个懒字,但更深层次原因呢?
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的朋友,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分手了,因为对她颇为心疼,所以一直记挂,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装作不经意地,轻描淡写地提起了一个话题,瞬间获得了她的认同,两人相谈甚欢。后来又找了个机会和她聊天,结果才几句就发现,感觉不对,于是迅速尴尬终止。自此没有再联系的勇气。
我很喜欢她,也相信她不讨厌我,但是,这也不是我们能成为常联络的理由。我们会遥遥挂念,可是不再联系,怕一旦重提,那些幻想、那些过往的美好,统统都被打破。
因为联系两人的,或是那如同蛛丝一般微妙的认同,或是那变成黑白色的共同记忆,或是某一个小事衍生的,脆弱的信任。既不舍得抛弃,又不肯经营,这些关系,就慢慢没了后续。
现代青年的这种友谊,可有人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死死地守住三五旧友,不忌讳认识新友,但是那些从老友沦落为半生不熟,或者从新友晋级为普通的朋友的人,逐渐边缘化。我们只能看着时间流逝,关系变淡,徒增怅然,感慨这是生命的必经过程。
获得陌生人的喜欢并不困难,每个人都是怀着一颗善心去认识新结交的朋友,更容易被接受;可是当陌生人成了朋友了呢?
作为成年人,性格均已定型,很难再去为了某个人改变什么,只能像一个齿轮一样,一个一个去尝试,可是找到正确的齿轮,谈何容易?一次一次的失败后,我们反倒觉得,大概也遇不到了,还不如不要认识新的人,浪费心理能量。这种理念,大多起源于爱情,更多地实践于友情。
听上去很是悲观呢,可是这是我身边的事实。而这种情况,却是可能改进的。
那便是加强往来。
不要说着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就算许多年不见,依然觉得密切——这些理论大抵只适用于学生时代,那么零碎一些人。更多的,尤其是毕业后结交的朋友,并不恰当。
你提供你能带来的便利,他提供他能带来的价值,大家互相帮衬,有来有往,方得长久。不要觉得功利就抗拒,这是成年人的相处方式。试着走出去第一步,或许整个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如果你自己仍是恐惧被人拒绝,或是否定,就不要自怜节假日还孤零零一个人宅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