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底和高”教学反思

本课核心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底”与“高”的对应关系,但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从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的操作理解存在明显断层。多数学生能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却难以迁移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尤其在“梯形的高是两底之间距离”这一概念上,约30%的学生仍会错误地从腰的顶点作高。

教学过程中,实物模型(如用吸管搭建的平行四边形)的演示有效帮助学生直观感知高的“垂直”属性,但练习设计存在不足。分层练习中缺少“变式图形”(如倾斜放置的平行四边形)的训练,导致学生对高的认知局限在标准图形中。此外,小组合作环节时间分配过松,部分小组聚焦于工具使用,反而忽略了对“底高对应”本质的讨论。

后续教学需优化两点:一是增加“同一图形不同底对应不同高”的对比练习,用颜色标注底与高的匹配关系;二是将小组合作任务前置,明确“先讨论画法依据,再动手操作”的流程,确保探究不偏离核心概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