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题目:和读者相关,对读者有用。
1. 《种姜,别让好设施成为制约你高产的原因》VS《别让好设施成为制约你增产增收的原因》:第二个没有明确出目标作物“姜”,仅仅后面“别让好设施成为制约你高产的原因”容易让读者找不到方向,也就没有看的欲望了。
2. 《重磅!连续12年,他的番茄无死棵、少病害、高效益》VS《从这一茬番茄开始,实现番茄种植的轻松快乐》:
1)题目不是喊口号,对于大的口号读者一般无感;
2)从题目的作用分析:
作用1:概括文章内容。从上面两个题目分析,第一个题目看完就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他是怎么做到的连续12年……;第二个题目看完你可能不知道文章想写什么,是如何实现轻松快乐种番茄吗?
作用2: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类比一个谈话的场景。假设A和B都种植番茄,A对B说:“哥们儿,你知道吗有个老师傅种番茄12年了就没出现死棵、病害问题,而且效益非常高。”要是你是B的话,肯定会问:“还有这么厉害的人?他是怎么做到的?”那么这个话题就会展开聊下去。反观第二种。A对B说:“嗨哥们,从今年开始我们得轻松快乐种番茄啊。”那么接下来B的正常反映不会问你怎么轻松快乐种的问题。而是淡淡的来一句:“别扯了,种地还能咋轻松?”好一点你俩可能会争论一番。更多的情况是B会在心底默默来一句“丫的,这家伙烧坏脑袋了吧。”然后话题终结。类似与话题终结者,上面的第二种题目就是这样的情况。不是无感,是太空洞。而第一个题目就针对更具体的问题,也就更能引发共鸣。
二:关于前言/背景/引言/序言部分: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书的概述或感想,提出/引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1. 想谈什么就写什么不要笼统的代指。如在《种姜,别让好设施成为制约你高产的原因》一文中写生姜就围绕生姜开展,不要谈果蔬种植。
2. 有很多内容没有交代清楚就另起了内容。例如在《种姜,别让好设施成为制约你高产的原因》一文中写到“设施栽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对于起什么作用并没有解释就另外谈起了设施发展和演变的内容。
3. 前言部分是引出文章要研究的内容的,但是《种姜,别让好设施成为制约你高产的原因》一文中按照我所写的语序,写下来反倒没有引起读者对问题的了解。最后修改的是落脚到“……同样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落脚到这里读者就会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引起往下阅读的兴趣。但是按照我写的最后一句话还是在写设施的好处,这样就没法的题目进行呼应。读者读起来就没有参与感。
备注:引言部分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和文章主旨相关的内容,并且是对问题的引出。
三:关于正文部分:
1. 写文章要注意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区分,尽量避免口头语出现在文章中。如“从XXX上看”
2. 表述问题不明确:如《种姜,别让好设施成为制约你高产的原因》
一文中我想要讲的是好的设施没有取得应该有的产量,反而比设施差的产量低了。但是文章中我的表述却成了这样“好的设施产量竟然出现产量降低的问题”,这样的表述显然不能明确表达原来想要表达的主旨。而修改为“好的设施甚至不如较差的栽培设施产量好”就能够呼应文章的主旨。
3. 表述内容太繁琐:如《种姜,别让好设施成为制约你高产的原因》
一文中我想表达经过分析后得出结论,我用的表达是“在这个追问下我们分析发现”。很明显“ 在这个追问下”是多余的表达。直接改为“经过深入的分析”就可以。
4. 表述内容逻辑不自洽:如《重磅!连续12年,他的番茄无死棵、少病害、高效益》一文的开头我想要表达的是“现阶段番茄形式好,但是还存在问题”。本来可以表述为“近几年设施番茄种植效益持续向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在生产中却出现了许多令种植户头疼的种植问题。”这样的表述转折比较自然,逻辑上也通顺。但是我却从面积到产量到效益到技术整整转了一圈,非但没感觉种植番茄形式好,反倒表述成了番茄种植技术提升了。然后再转折到问题上。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技术好还存在这么多问题。明显的逻辑不自洽。这让读者读起来多别扭。
一点儿思考,分享出来求大神指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