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是否感觉孩子越来越淘气,不懂事,甚至顶嘴、任性、受挫能力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熊孩子呢?
教育孩子,同时也让自己不断的成长,现在的孩子不同我们那个时代,“打骂教育”已经成为历史,这样的教育,只会是孩子童年的阴影,让孩子更加的叛逆罢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读了维尼老师写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感觉这本书好像有魔法,里面的内容,都是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总结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
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遇到事情,不要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去判断孩子的对于错,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适当顺应孩子的心理,孩子更合作,让孩子感觉父母是自己的朋友,有安全感,而愿意敞开心扉与你诉说孩子的童心世界。
比如:孩子喜欢运动,而你天天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达到,那么孩子表现的特别爱动,不如我们顺应孩子心理,让孩子在运动方面得到满足,那么孩子会很讲道理,和我们一起合作。
二、先说好,再说不
一般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都是:你这样不行的,不可以的。那么就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叛逆,为什么不行,孩子就会和你对着干。此时的你也会怒火上升,将会将会展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伤了彼此的感情。
不妨我们来换种方式,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先说好的,再给孩子讲讲事情的弊与利,给予孩子几个选择,让孩子自己选择,从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选择是我们定的,给孩子正确的观点。
三、不要着急拒绝孩子
有些时候,我们家长就是太过于把自己当家长,认为自己是家长,所以孩子必须听我的,但是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他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想得到大人的认可。
对于孩子的想法,家长不要着急拒绝,听过之后,再给予正确的建议,让孩子做一个主动者,我们做一位引导者。
熊孩子并不是没有优点,只要我们的方法得当,说不定熊孩子就是未来的科学家,伟大的领袖等等。
《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我看到这个题目就被吸引了,同时也在反思自我教育的方法,在这本书里写的两个内容很吸引我:
一、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曾经有教育专家统计:幼儿园时期的孩子,70%的教育来自于家庭,而只有30%的教育来自于社会,那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孩子的行为就是父母的小小复制品 只有父母严于利己,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做到。
如果父母爱读书,那么孩子也会受影响,也会爱上读书;反之如果父母天天玩手机,你可能让孩子不看动画片,不玩电子产品吗?这说明了,父母榜样的重要性。
二、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洛克的“白板说”很形象的说明: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你写上什么就是什么。
没有那个孩子天生就是天才,经过后天的合理教育和激发,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我爱读书,我愿意和你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对于熊孩子的教育,我也会继续学习和探索,和熊孩子共同进步,能参与和陪伴孩子的成长,真的很幸福、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