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常说,回头看曾经的自己,如果觉得愚蠢,如果觉得心疼,那就证明成长了,成熟了。
放到看电影上也说得通。电影《巴黎圣母院》是改编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同名小说。片头旁白介绍,作者在巴黎圣母院的一块砖墙上看到了古希腊文词语“命运”,有(脑)感(补)于刻字之人命运不堪,但又无法说出更多的信息,只能拼死留下一点在人间走过一遭的痕迹,但终究随着时间流逝磨灭在风中。《巴黎圣母院》小说应运而生。
老实说,电影的前半部分给我一种聒噪和无厘头的不适感,各种穿着戏服的人在起哄,打闹,杂乱无章,不知所云。一袭红衣的吉普赛女郎艾丝梅拉达载歌载舞抓人眼球,丑陋驼背的卡西莫多被没来由的鞭打嘲笑,故事发生在1831年的法国。
这个时间说明什么?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旧的统治阶级被掀翻下台,无产阶级逐渐夺权,新旧阶级冲突不止,新旧思想碰撞不断,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演着各种光怪陆离的奇葩故事。
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上展示着人群的无聊,堕落,恣意嘲弄可怜人的处境,践踏别人的尊严,以此为乐。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在巡街,宣扬着留存不多的余威。几个打扮妖艳的妇女七嘴八舌嚼着舌根,凸显旧世界里封建守旧的不合时宜。
艾丝梅拉达被射死了,杀戮源于神父的求而不得,愤怒,妒忌,联合各方人士设计诬陷并执行死刑,后被卡西莫多救下,藏于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处。为此更大的杀戮起势,底层人士的代表诗人乞丐带领平民们试图为艾丝梅拉达申冤,但黄雀在后的政府部门早已箭在弦上,将一众贱民乱箭射死,包括艾丝梅拉达,最终没能逃过死神的召唤。善良的卡西莫多真心爱慕美丽善良的艾丝梅拉达,并且在所有人都邪恶对待他时,得到她给予解渴之水,助他解了困境。最后他将害死艾丝梅拉达的神父扔下城楼报了仇,抱着她的尸体直至永不分离。
电影导赏老师告诉过我们,电影是一个解构完整,设计严谨的整体,所有的人物安排,语言对白,道具等都不是白白出现的,都是导演团队的有所表达,传递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只待唤起观影者的共鸣。
神父的死去其实代表了封建神权的瓦解,群众对伪善的,代表至高无上的神行使神权的神职人员的厌恶。他死了人民也就取得了对抗的胜利。
美丽的女主角代表着美好,善良,自由奔放,不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勇于表达,追求自己想要的。
丑陋的男主角卡西莫多,不可以貌取人的代表人物。他身世凄惨,从小被遗弃,被神父收养,却因为丑陋被鄙视,无人与之为伍,没有朋友,渺小自卑,不过是人世间不值一提的沙粒。可是始终保有人性中最珍贵的善良本性,豁达不计较,对待滴水之恩的艾丝梅拉达出手相救,保护到底,大义灭亲杀死神棍恶人神父,妥妥的大反差。可是确实影片中屈指可数的温暖,也是那个乱世中不可多得的美好,我想这是作者,是导演团队想传达的。
还有一个有点特别的诗人乞丐,他不是穿插出现,念念有词“行行好,行行好”,最后却带着群众为艾丝梅拉达申冤,只不过也被射杀了。我想这个角色的安排表达了反抗强权的尝试吧,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耐心准备,超强的韧劲,有智慧有毅力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他是尝试突破的代表。
最后要说的是,从电影《巴黎圣母院》回溯到小说《巴黎圣母院》,世界文学名著之所以能广泛流传,被翻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被各国人民摆在台面阅读,一定不是只有文学价值的,一定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有着警醒世人的作用。反对压迫,批判罪恶,歌颂美好,所有小时候觉得非常官方的用词到现在竟有了如此清晰的体验,忽然理解了其中的精髓。想来也是热爱阅读文学名著,喜欢观看艺术电影的意义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