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回家,听见一个孩子的哭声伴随着母亲的呵斥与责骂:你见什么要什么!给你买了这么多你还要!说了不能买了,哭什么哭!你就是给惯坏了……
走近了一看,一个小女孩正推着一个玩具购物车,一边抽泣一边跟在妈妈后面,车里有几个小玩具。看她的年龄应该是四岁左右。
妈妈满面怒气,不时回过头狠狠的斥责孩子。看到我正观察她们,她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声音放低了一些。待我走远,声音又重新高了上来。
我心里突然有个画面出现,让这个妈妈回家跟丈夫说:“新款苹果手机真好,我想要!”然后她的先生恶狠狠的斥责她:“买什么买?!你就知道浪费钱!你这个败家娘们!”不知她会作何感想?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欲望。想要更多的,更好的,更让自己心满意足的事物。这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欲望也是让我们生存下去,并且不断发展自身能力的一个契机,就像毛驴前面挂的那根胡萝卜。
但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去学习如何自我控制,面对和处理接连不断甚至自相矛盾的冲动和欲望。生活中放纵欲望或压抑欲望对成年人也屡见不鲜。那时还没有学好生活中的这门艺术。我们应该把欲望说出来,承认它的存在,尤其是当它不能被满足时。但是我们害怕自己的欲望会如山海般倾覆吞没自己,无力抵抗。
面对需要承认孩子的欲望时,我们因此就会遇到障碍。那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恐惧。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欲望时,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就可能妥协而有求必应。
作为几岁的孩子,他们还在路上。他们分不清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欲望。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友善而坚决的说不。但这并不是孩子的错。所以我们可以去表达拒绝,但不要去发泄情绪。尤其是不可以羞辱拥有人格独立主权的孩子。
因说出自己的欲望而遭受惩罚和羞辱的孩子长大以后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就会充满罪恶感,而有的会走向反向,可能会疯狂的给自己买东西而陷入月光族的境地。
像开头的那个女孩与妈妈一样,这时需要家长耐心的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她完全能够理解,即使有有伤心和沮丧。在任何情况底下交流都很重要。而在沟通表达的过程中,首先接纳孩子有需求是正常的,可以用“我”开始的语言表达拒绝,然后接纳孩子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
比如说“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但是我今天不能给你买,因为我们定下的规矩是一个星期只能买一个礼物,而刚才已经给你买了,所以我不想破坏这个规矩。”然后抱抱孩子,接受她的失望,伤心和沮丧。
孩子在小的时候,他很难用非常精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他往往是用情绪在表达。而成人要成为那个有弹性的容器,理解他情绪背后的感受需要和动机。
当然还会有很多的方法可以用,比如想象满足法,情绪疏导,故事和隐喻等等。这就需要智慧的父母们好好学习,发挥更多的创造性,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智慧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