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AAV(单链腺相关病毒)和 scAAV(自互补腺相关病毒)有以下区别:
基因组结构
ssAAV:基因组为单链 DNA,由两个野生型 ITR 序列及中间的目的基因序列等构成。
scAAV:基因组由单链 DNA 经过特殊改造而成,其中一个 ITR 发生缺失或突变,导致其能形成自我互补的双链结构。
包装容量
ssAAV:可包装相对较大的基因片段,一般能容纳约 4.7kb 的单链 DNA。
scAAV:包装容量只有 ssAAV 的一半左右,通常约为 2.3kb。
基因表达过程
ssAAV:进入细胞核脱衣壳后,需要借助宿主 DNA 聚合酶以自身为模板合成第二条链,或者通过分子间退火形成双链 DNA,才能启动基因转录。
scAAV:入核后,其自我互补的基因组可直接折叠形成具有转录活性的双链 DNA,无需等待宿主细胞合成第二条链,能快速启动基因转录。
基因表达效率和速度
ssAAV:因需要先进行双链转化,在达到相同表达水平时往往需要更多的病毒颗粒和较长时间。
scAAV:无需经历双链合成步骤,能实现外源基因的快速、高水平表达。
生产成本和产量
ssAAV: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大规模生产中产量通常较高。
scAAV:由于其特殊的基因组结构和生产要求,生产难度相对较大,生产成本可能较高,产量相对较低。